搜索
 

市政协常委会围绕“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建言资政

2020年11月09日 10阅读 来源:蚌埠新闻网 2019/6/21

加快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蚌埠发展给出的清晰定位,更是全市上下必须担起的历史重任。市委书记汪莹纯在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全市各项工作都要按照中心城市来定位,不仅要有总体目标,更要有具体的路径、时间节点、年度任务,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加快‘两个中心’建设步伐。”

市委工作推进到哪里,市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市政协以“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议题,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联合部分民主党派市委和市直相关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部分县区、市直部门、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座谈,并赴徐州、淮安市学习考察。620日,召开市政协常委会议暨专题协商会,市委书记汪莹纯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启望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会上,部分市政协委员分别围绕城市规划、交通建设、主导产业发展、健康养老、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作了大会发言,参会市政协常委围绕议题分组讨论、建言资政。

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协专题调研组作了专题汇报,部分市政协委员作了大会发言,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了认真讨论。会议认为,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蚌埠中心城市定位明确、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科教创新资源丰富、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公共服务辐射面大,具备建设“两个中心”的优势和条件。但对标中心城市定位,不论是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还是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不论是城市承载力、辐射力,还是城市吸引力、影响力,都有一定差距。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照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新标准和建设“两个中心”的新定位,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加强规划引领,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空间格局;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建设区域医疗康养中心;践行“两山”理念,打造淮河流域生态优先发展样板;打造文化名片,涵养提升城市品位和气质,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在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促进中部崛起中展现新作为。

市政协委员张来凤认为,提升城市能级既需要通过发展趋势和区域地位的升级来实现外延的扩张,也需要城市品位的升级来满足内涵的提升。建议进一步优化城市品位,高标准构建我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高质量推进中心城区有机更新,统筹山水人文塑造特色风貌,使蚌埠成为淮河流域生态人文示范城市。

市政协委员王光银认为,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需要以高速公路作为突破点。建议重点解决“县县通”“县县间通”高速,加密区域高速公路网络,实现高质量“内容外通”。

市政协常委张会恒认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态带建设。建议加快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创新、集约、智能、生态、高效为特征的第五代港口。

市政协常委陈礼平认为,提升城市能级,关键是提升产业层级。建议立足自身优势,聚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基地创新发展,为打造“创新之城·材料之都”提供支撑。

市政协委员顾晓薇建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挥蚌埠医疗优势,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机构发展,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市政协常委袁政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城市能级的根本。建议坚持文化强市战略,培育弘扬城市精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文化创新创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推进城市文化传播,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协调发展。

“在加强‘硬件’发展的同时,要加强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在分组讨论中,市政协常委曹军也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姜世海、李世昌、郭长富等委员建议加强规划、产业、人才、基础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为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