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蚌埠市深化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工作综述

2020年1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蚌埠新闻网 2015/8/31

创建文明城市,贵在持之以恒。深化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养成文明祭祀习惯,是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的重要探索。

今年清明期间,我市开展集中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活动,历经22天,在市区建成区范围内,基本未出现集中焚烧火纸现象,市民自觉摒弃陋习,采用网络祭祀、鲜花祭祀、集体公祭、植树祭祀等文明祭祀表达缅怀之情,文明祭祀新风悄然兴起。

日前,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总结清明节集中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对全市不文明丧祭祀行为进行不间断整治,为深化殡葬改革,净化市容环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8月27日起,我市深化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开始,集聚各方力量,在3天时间里共发放张贴宣传材料12万份,横幅500余个,每天出动人员4000余人。如今,阶段性的整治已取得明显成效,市民文明祭祀的意识和习惯已逐渐养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了良好氛围,其中不少经验值得总结传承。

关键词:决心

“你看今年路边多干净,空气多好,再这么继续整治两年,大家也就习惯不烧纸了。”8月29日晚11时左右,出租车司机郑师傅开车时把窗户打开,沐浴新鲜的空气,由衷赞叹道。他说,以往每年重要节点,马路上到处都是焚烧的火纸,行车时根本不敢打开车窗,浓烟和飘浮物对驾驶也造成很大影响。今年马路上几乎再也看不到焚烧现象,晚上开车时放心了许多。“现在最怕这样的整治不能一直坚持,停一停又回到了老样子。”郑师傅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面对郑师傅的担忧,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已下定决心深化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

“通过开展集中整治活动,规范和引导市民的祭祀行为,利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基本根除我市不文明祭祀的陋习,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并以此为突破口,为进一步整治其他不文明行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今年清明节前,我市决定对清明期间不文明祭祀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并于3月中旬,成立了市不文明祭祀行为集中整治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任组长,各区及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参与,确保集中整治工作顺利推进。近期,为了进一步深化集中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我市又多次召开集中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继续深化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工作方案,通过组合出拳,切实使深化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谋定而后动。在下定决心、提前谋划的基础上,我市迅速开展舆论引导工作。8月26日,市民政局印发了11万份《通告》和《致全体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发放到社区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连日来,我市延续着清明期间的经验做法,在报纸、电视、广播专门开出专栏和栏目,每天进行文明祭祀宣传。城市主要街道通过沿街单位电子屏、户外大屏,以及小区内板报栏、公告栏,宣传深化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赢得市民理解和支持。

关键词:协作

8月27日晚9时许,涂山路与华光大道交叉口处,近四十名深化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值守人员正在巡查、宣传,这些值守人员有的身穿制服,有的戴着袖章,周边还有各单位的宣传、巡查车辆来回行动。禹会区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大队长刘强告诉记者,禹会区按照市里要求,成立了联合检查组,联合区市场管理、环保、公安、行政执法等单位在对迷信丧葬用品进行查处的同时,在重点路段安排值守,深化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

各部门联合行动,协同作战,这是今年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的一大亮点。清明期间,我市就成立了宣传、执法、考核、督查四个工作组,各部门相互配合做好集中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工作。近日,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行政执法局、教育局、监察局、公安局、工商质监局、交通局、卫计委、住建委、蚌埠日报社、蚌埠广播电视台等诸多单位更是按照要求各司其职,做好深化整治相关工作。

“倡导文明祭祀,抵制不文明行为,人人有责。”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军波说,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不是某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协作。据统计,仅8月26日至29日,市民政局就下发《通告》等宣传材料十余万份,并每日与市文明办等单位对各县区深化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市行政执法局成立了12支巡查组,每天18:30至23:00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巡查活动。市工商质监部门会同行政执法部门对全市制作、销售封建迷信祭祀用品的店铺和摊贩进行了多次查处……各部门密切配合,为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落实

“十米就是一岗,每个路口都有人看着,重点的路段每走几步就有人值守。”8月28日晚10时许,南山路与奋勇街交叉口处,蚌山区青年街道中平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郑春凤正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宣传,不远处就是社区的另一处值守点。郑春凤告诉记者,蚌山区青年街道中平社区所辖的中山街附近住户较多,以前晚上偶尔会出现不文明祭祀现象,连日来,社区通过入户宣传,发放通知书等方式,做好居民工作,得到群众支持。清明节以来,这一区域没有再出现不文明祭祀行为。

文明祭祀,重在落实。今年以来,我市集中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各项措施在社区真正落到了实处,正是由于基层的参与和宣传,赢得了广大市民的理解与支持。经开区淮河社区中心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提前召开会议布置任务,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做到整治期间全天候监控,并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QQ群、微信群、短信等方式加大文明祭祀宣传。高新区在深化整治活动中,仅第一天就发放16000余份宣传单,号召市民文明祭祀。淮上区确定了全区46个监管点,并鼓励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走上街头和居民小区主动开展深化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宣传。

在基层落实过程中,社区在职党员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清明期间,从社区每晚7时到11时的街边巡逻,到带头文明祭祀,再到劝说亲戚朋友自觉文明祭祀,参与认建认养,这些活动中处处能看见党员领导干部的身影,处处是党员走在了最前面。“我们社区的党员延续着培养文明习惯的热情,主动要求参与值守,具有很高的积极性。”高新区文竹苑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燕说。

“集中整治不文明祭祀行为的成功,为我市其他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经验,下一步我们还要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着重引导市民自觉摒弃不文明办丧、祭祀行为,逐渐形成文明节俭办丧、祭祀新风,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良好氛围。”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顾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