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拥军优属传统由来已久,已经连续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和全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殊荣。这一光荣传统已经深深融入城市发展的血液当中,成为城市的骄傲。长期以来,我市用实事拥军,确保了官兵“离了家放心、家里有事不分心、不为要到的地方操心”,全市人民与驻蚌部队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共同推动拥军优属工作长足发展。
全民拥军倾尽力量办实事
“在双拥工作原有计划基础上,市双拥工委成员单位都要谋划一件拥军实事,实行实名制推进。”去年五月,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双拥工委主任白金明在市双拥工委全体成员会议上做出这样的要求。为此,市双拥工委49个成员单位结合实际,两年来已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办实事1160余件,全市拥军氛围更为浓厚。
在此之前,全市双拥工作已切实做到了“四个纳入”,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任期目标责任、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内容。两年来,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军训和生活保障拥军等实事拥军体现在拥军优属的各个方面。
从帮助部队维修道路、铺设水管,到协助部队培养科技人才;从出台军人、烈士子女教育优待,到组成军需教育培训专家库;从与驻蚌部队举办军民主题联欢演出活动,到积极开展拥军宣传;从为部队进行法制讲座,到设立军营法律援助工作站……大到保障驻军生态环境,小到军人的一餐一饮,我市都竭力关怀,广泛动员民众拥军爱军。全市民政、科技、教育、文化、司法、财政、交通等数十个部门联合行动,形成了拥军机制,倾尽力量为部队做好服务,为拥军做好保障。
两年来,市区300余个军民共建对子普遍做到慰问驻军与听取意见、送慰问款物与送服务项目、慰问现役军人与厚待优抚对象相结合,全市慰问部队和优抚对象款物790余万元,举办座谈会、报告会130余场次。市民政、人社部门举办退役士兵就业洽谈会,达成就业意向961人。市区接收2013年度退役士兵615名,高效优质保障过境部队3.3万人给养供应。如今,我市已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七届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正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全面优属建立保障权益网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军人长期在外保家卫国,地方更应全力保障军属权益,让士兵们没有后顾之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蚌埠军分区不断探索解决途径和方法,出台了若干拥军优属政策和法规,动员全市各部门联合拉开了一张全方位保障军人和军属合法权益的网络体系,真正将军人、军属利益放在心中,解决军属的实际困难。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坚持“四个优先”,即对于军人子女入学优先考虑,对于军人家属就业和生活困难补助优先安排,对于军队转业干部和退伍军人安置优先研究,对于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住房、生活和生产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优先解决,尽最大努力为广大官兵和优抚对象解除后顾之忧。
去年,市教育局联合军分区政治部出台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规定军人子女在入学方面的优惠政策,中考中,军人子女4人享受降低10%标准录取,2人享受加10分优惠政策,46人享受加5分优惠政策。市法院系统为160多名官兵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向2名困难军人家属提供诉讼费减免等援助。市国税系统向官兵和随军家属发放900多份《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册(拥军优属部分)》,逐条进行解读。市司法局免费为军人提供公证服务3起,为军人军属提供法律咨询1200人次。市国土局创新军人家庭拆迁补偿政策,全市近百户现役义务兵和士官家庭享受新政,10余名革命烈士户增加产权调换面积。市卫生局组织医疗专家为军分区16名军嫂进行免费体检。蚌埠军分区、市妇联、人社局、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办庆“八一”姐妹牵手技能岗位对接专场招聘会、迎“八一”驻蚌部队军人家属就业专场招聘会。
如今,我市已持续13年落实驻蚌部队随军家属生活困难补助工作,2013年5月起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20元,累计补助8683人次、2264万元,应补对象百分之百覆盖,应补标准百分之百落实。全市连续9年举办军嫂就业专场招聘会,帮助军嫂就业279人;对12名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身份随军随调家属,按规定安排相应工作单位岗位,并连续9届表彰全市百名好军嫂。
全力造势拥军优属氛围浓
去年7月,一部以蚌埠30年守墓老兵欧兴田为原型的电影《生死与共》在全国公映,获得了热烈反响。在蚌埠,与欧兴田齐名的,还有守护无名烈士墓65载的怀远县81岁农民胡兆伦。两位老人用自身行动阐释了蚌埠的拥军优属精神。
实际上,蚌埠拥军优属传统传承多年,拥军优属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全市连续13年评选表彰年度双拥合格单位2016个,连续5年命名表彰年度双拥模范单位746个,是全省坚持双拥创建表彰工作、落实创建奖制度从未间断的几个城市之一。如今,走在蚌埠的街头巷尾、公园、店面,随处都能看到双拥宣传标语和雕塑,“童眼看军营”、百名好军嫂、国防知识竞赛等拥军优属活动大家耳熟能详,蚌埠日报社、蚌埠广播电视台的双拥宣传实现了常态化,拥军优属氛围进一步增强。
去年以来,我市还积极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按照“五有”要求加强街道、社区双拥工作站建设,充分发挥拥军优属一线阵地功能,凝心聚力,完善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双拥格局,营造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从市到辖区、从乡镇和街道到社区、从机关和事业单位到部分两新组织、从地方到驻军,形成了广覆盖、多层次双拥工作网络。两年来,我市312个军民共建对子坚持为部队基层办实事86件,为优抚对象解难题47件。全市及各县区还广泛发动引导两新组织参与拥军优属活动,市管100余家两新组织慰问官兵和帮助部队办实事款物260余万元。
当前,蚌埠正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的道路上奋力冲刺。各级党委、政府把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当作分内之事,满腔热情地为军队建设、为广大官兵排忧解难,并充分挖掘地方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资源优势,坚持以情双拥、依法双拥,为军人和军属动真情、办实事。全市人民正与驻蚌部队共同努力,着力构建“大双拥”格局,为蚌埠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加快驻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而努力奋斗。(记者顾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