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伴随着忽然而至的大风,晴朗的天空瞬间被雾霾笼罩。根据省空气环境监测站提供数据,当天我市PM10浓度达到228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为136微克/立方米,属于重度污染。
污染空气的因素有哪些?当天晚上,市环境监察支队执法人员专程来到迎宾大道南段和东海大道与国道206交叉口等城市出入口,逐一排查污染源。
重度污染:夜间9点是高峰
当天晚上8点半,记者跟随执法人员从市环保局出发,驱车赶往迎宾大道。一路上,明显感受到空气污染带来的影响——空气中充满了烧灼的焦糊味;能见度很低,到处雾蒙蒙一片,路两边霓虹灯的光影被晕成了一团。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陈东鲁打开手机告诉记者,省空气环境监测站监控显示,12月5日20点,蚌埠的PM10浓度达到390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为290微克/立方米,属于重度污染。
“PM10是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因为体积较大、质量较重,跟随气流活动的范围有限。所以,污染物有相当一部分是本地产生的。”陈东鲁介绍说,产生PM10的原因包括道路、施工扬尘,以及焚烧落叶、餐饮油烟等。此前环保部门曾对我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每天早上7点到10点,晚间6点到11点是PM10、PM2.5的高峰期。尤其是夜间9点左右,更是达到一天的波峰。
如果说早高峰与交通出行、工地开工同步,那么夜间高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一番分析之后,环保部门将目光锁定在大卡车上。“夜间建筑和拆迁工地的施工基本已经停止,城市车辆也比白天减少很多。此时出现污染波峰,一方面是气象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但主要还是考虑外地进城车辆导致的扬尘污染。”陈东鲁告诉记者,尽管我市此前曾出台规定,渣土车、槽罐车等进出工地必须经过冲洗,以减少沿路抛洒和道路扬尘,但夜间车速快,监管难度大。尤其是各城市出入口,此前暗访更是发现明显的扬尘污染。
迎宾大道南段:卡车开过留下一道烟柱
将近晚上9点,执法人员驾车驶过仁和集高速路口,向南来到迎宾大道南段。这里是凤阳、淮南进出蚌埠的路口之一,来往车辆以重型货车为主,大部分是运送水泥、砂石和石英砂的。尽管已是夜晚,但道路繁忙依旧,来往的车辆几乎首尾相接。车子开过去,车尾立刻腾起一道烟尘,许久不散。后面的车开过来,车前灯的光柱中只见灰尘上下翻滚,空气很是呛人。记者在路边站了15分钟,笔记本上就落了一层细细的灰尘。
执法人员还发现,来往的车辆基本都按照要求覆盖了车斗。但约有三分之一显然没有认真执行冲洗规定,车厢、车轮上厚厚一层灰土,已经变成了“泥猴子”,甚至连本来的颜色都看不清了。路面上还有不少碎砂石,随着车轮的碾压蹦跳,打在车底发出噼啪的声音。
“这条路白天晚上没个停,像这样连着晴上半个月,灰更多了。”在路边开饭店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尽管饭店距离主干道还有二三十米,但依然饱受扬尘影响,门窗乃至桌椅都要勤擦洗。不止是张先生的饭店,道路两边的绿化树木上,同样落了一层灰土,显得颜色暗淡。
此时,省空气质量监测站的数据显示,蚌埠市21点的PM10浓度达到370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达到264微克/立方米,仍然是重度污染。
东海大道与国道206交叉口:路面一层灰
晚上9点25分,执法人员驱车离开了迎宾大道南段,沿朝阳路上东海大道,向西行进。9点45分,在东海大道与友谊路交叉口,车辆正好与一辆槽罐车并排等红灯。槽罐车明显刚冲洗过,车身干干净净、亮亮堂堂,车轮上还有水渍。“车轮沾上水,扬尘明显就少。”一位执法人员说。
9点55分,记者随同执法人员到达东海大道与国道206的交叉口。这里是怀远和淮南方向进出蚌埠的主干道之一,即便到了夜里十点,车辆仍然川流不息。一下车,烟尘的气味扑面而来,令人口鼻发干。在路灯的照耀下,车辆驶过后腾起的烟尘清晰可见。路面上有一层积灰,旁边的绿化树、路灯也都落满了灰尘。此时正好一辆运送砂石的重型卡车经过,虽然车斗覆盖了一层纱网,但大风将纱网刮得高高飘起,不时有碎砂石落下,被后面的车辆碾来压去。
后面紧接着的一辆槽罐车,整辆车几乎都被泥浆盖住,车身的颜色一点看不出,只有车牌号擦洗了几下。还有一辆空驶的卡车,车厢板上厚厚一层干泥浆,如同一层泥壳。10点20分,执法人员结束调查取证时,发现执法车辆上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用手一划就是一道印子。“刚洗过的车,上路跑两个小时就一层灰了。”市环境监察支队一大队队长沈群告诉记者,这些灰尘也是PM10的重要来源,可以随气流上升到数十米的高度。必须等到车辆不再行驶,空气静止,才能慢慢回落。
治霾:我市正研究更严厉限制措施
驱车回城的路上,开始还能听见小石子被车轮卷起后啪啪敲打底盘的声音。过了华光大道后,洒水车刚刚经过,路面湿润,车后的烟柱也不见了。此时已接近午夜11点,监测到的PM10浓度依旧超过350微克/立方米,PM2.5也保持在240微克/立方米以上,仍然是严重污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今年9月开始,我市连续第三年实施环境保护攻坚行动,对涉及违法排污企业、商品混凝土企业、建筑施工工地、拆迁工地、码头、散装物料堆场、道路施工、道路扬尘、露天烧烤等9个方面的21件大气污染突出环境问题实施“挂牌督办”,加之严厉的秸秆禁烧政策,空气质量较往年有明显好转。但进入11月后,随着降雨减少,北方取暖产生的烟尘污染输入我市,空气质量又出现倒退。
“每年的11月、12月都是空气污染高发期。在逐项排查,摸清污染源后,可能会采取更加严厉的治污措施。”采访中,陈东鲁透露说,为了降低PM10、PM2.5的浓度,相关部门正在会商,可能会针对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污染源出台更为严格的限定措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