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全国第三个“扶贫日”,我市召开社会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积极投身到扶贫工作中来,再掀社会扶贫新热潮,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市委书记于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李平主持会议,市领导亓龙、耿玲、卢仕仁、胡明莹、李志伟、王朝晖,市政府秘书长王显义出席会议。
省直机关帮扶单位代表、省委政研室定点帮扶干部王天骄,市直机关帮扶单位代表、市发改委,县直机关帮扶单位代表、阜南县检察院,驻村扶贫第一书记代表、颍上县房产局选派干部江店孜镇幸福村第一书记李宾,以及祥源文旅城投资公司、颍东瓦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发言,交流了开展扶贫工作的做法。
市委副书记卢仕仁通报了全市扶贫项目认领认捐情况。自我市2016年全国扶贫日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各界积极参与扶贫济困项目认领认捐,截至10月15日,共认领贫困村扶贫项目202个,包括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助等类项目,投资金额达7494.2万元,认捐金额达1077万元。会上,市工商联农商协会、颍东农商行、太和中医院、颍上气象局等30家单位,举牌认领了30个贫困村扶贫项目。
于勇在讲话时指出,从各单位对扶贫项目的认领认捐情况,尤其是30家企事业单位举牌认领扶贫项目中,我们坚信,涓流共汇足以涌成江河,绵力齐聚定能众志成城,只要全市上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帮助贫困群众早日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阜阳全体人民共同过上幸福美满小康生活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于勇说,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参与是脱贫攻坚的迫切需要,消除贫困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做好社会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汇全市之力、聚各方之财、集全民之智,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于勇要求,重点要更突出,进一步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扶贫工作大格局。要大力培育多元主体,科学统筹、有效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推动扶贫工作从“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要倡导民营企业扶贫,鼓励民营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把自己的产业与贫困村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吸纳就业、捐资助困,带动贫困地区发展;要引导社会组织扶贫,针对社会组织不同的业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引导他们主动承担最适合发挥自身优势的扶贫项目;要动员公民个人扶贫,大力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全民公益理念,引导大家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要深化单位定点扶贫,严格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各帮扶单位要切实转变思想认识,真正让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干部担任驻村帮扶干部,要将因村派人纳入单位目标管理,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于勇指出,让有意愿、有能力的社会成员参与扶贫,使善心变为善举,关键是要为他们创造机会、畅通渠道、提供方式。要不断创新参与方式,把扶贫志愿行动开展好,把扶贫公益品牌树立好,把扶贫信息平台搭建好,把政府购买服务落实好。要切实加强精准帮扶,让帮扶的思路更清,让帮扶的举措更准,让帮扶的效果更好。
于勇强调,社会扶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主动搭建平台、完善扶持政策、健全工作机制,为全民携手、勠力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要强化政策支撑,全面落实扶贫优惠政策和相关支持政策,建立表彰激励体系,不断完善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让社会各界更加踊跃地投身到扶贫开发浪潮中去;要加强组织协调,着力提高社会扶贫工作的管理服务能力,推动参与扶贫的社会组织增加透明度、提升公信力、扩大影响力;要营造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一批社会扶贫先进典型,真正让他们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发展、社会上受尊重,向全社会发出“谁扶贫、谁光荣”的明确信号。
市长李平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脱贫攻坚不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对此,各级各部门要学习先进经验、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工作热情,深入动员发动,探索帮扶机制,积极引导各类企业把帮扶重点放在贫困村产业发展和贫困户稳定增收上来,努力实现社会帮扶资源与贫困村、贫困户现实需求有效对接,切实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扶贫格局。本次会议上认领认捐的扶贫项目,整体质量高、带动能力强,各地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强力推进,确保项目落到实处。
李平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地各部门要抢抓年内有效时间,锁定目标任务,奋力组织攻坚,确保全面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会后,于勇、李平等来到阜城清河广场,巡视了正在举办的“扶贫日”宣传和招聘活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