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艾滋病的原料药、应用于肿瘤治疗的免疫细胞、广泛应用于军工的高吸能高强度泡沫铝……这些听上去高大上的产品,如今正成为阜阳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近年来,随着一批战略性新兴企业涌现,全市工业在培育发展新动能、厚植竞争新优势上持续发力。
今年1-4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2.6%,高于全省11.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三,其中4月份当月增长24.8%,全省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2.1%提升至32.6%;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由上年同期的26.3%提升至60.4%。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新动能,已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集聚发展抢占医药产业前沿
5月15日,抗艾滋病原料药——依非韦伦片顺利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技术审评并获批上市生产,这是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继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片之后,今年第二个生产获批品种。此前的2月份,作为贝克联合制药重磅推出的新产品,依非韦伦片还入选了2018年度省级新产品(第四批)。
近年来,贝克联合制药高度重视新产品研发,累计研发投入超5亿元,仅2018年就投入1.7亿元。持之以恒的努力,持续不断的投入让贝克联合制药获得了丰厚回报。去年12月份,公司研发的恩替卡韦分散片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审评审批,打破了全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领域的空白。一个月后,抗乙肝及艾滋病原料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顺利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2010年我们就开始研发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贝克联合制药董事长王志邦介绍,历经十年风雨,这一抗乙肝及艾滋病的重点药物才通过各种检验,正式通过评价。目前,该公司拥有从原料药研发到合成制剂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在抗艾滋病药物领域,是国内唯一拥有全部艾滋病“鸡尾酒”治疗药物的制药企业。
不仅是抗艾滋病原料药,在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还有很多企业站到了产业前沿:安徽鼎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P16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盒”已准予入市,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的此类试剂盒,可以有效改善前期宫颈疾病检测和早期干预;高安生物医学科技公司提取的免疫细胞,已经完成了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临床试验,即将投放临床应用;安徽德信佳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正在紧锣密鼓推出治疗慢性心绞痛的新药……
目前,阜阳(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入驻医药企业446家,其中规上企业110家。今年1-4月份,基地实现产值增长19.4%,高于全省13.7个百分点,居全省24个基地第4位。2018年,这一基地规上企业实现产值232亿元,增长25.2%,在全省2018年基地年度考核中位居医药类基地首位。
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已达300多家
以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太和现代医药产业为代表,近年来,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澎湃动能。
去年底市发改委会同市统计局联合开展了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名录调整工作,对各县市区申报新增入库的139家、申请退出的2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进行初审上报,今年1月底经国家、省审核通过,目前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到308家,较上年增加114家,增长58.8%。
30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分产业领域看,生物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领域企业数量较多,分别为103家、81家、69家,其余企业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领域。
统筹推进“三重一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是我省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市界首一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性能泡沫铝复合新材料项目”获批第三批重大专项。该重大专项计划5年总投资10亿元,2018年已完成投资0.8亿元,今年已落实投资4000万元、股权融资8000万元。目前成功研发出高吸能、高吸音、高强度性能泡沫铝,并已投放市场,预计产值可达3亿元。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今年我市筛选了拟申报省第四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4个,分别为颍州区稀土功能材料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界首市新型化学纤维及功能纺织材料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颍泉区新型金属功能材料重大新兴产业专项、临泉县生物育种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创新水平也不断提高。全市现有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9家,近三年来9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7亿元,总研发支出6.2亿元,新增研发项目132个,新增专利申请182个,新增有效发明专利28个。
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推进
在阜阳新松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六轴工业机器人可以通过机械臂安装不同的夹爪,实现不同功能,能够胜任多种工序,正被广泛用于各个生产领域。技术人员介绍,通过安装焊接系统,电焊弧焊误差率可以实现小于0.05毫米。据了解,这样的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阜阳新松一期投产后的主要产品。
“这个六轴工业机器人生产线引进到阜阳,主要是考虑到阜阳工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有巨大的市场空间,通过推广工业机器人,能够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化升级,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阜阳新松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负责同志介绍。
目前,阜阳新松机器人项目一期15栋厂房主体工程已全部封顶,预计今年下半年,六轴工业机器人生产线将进行试生产,投产后年产量将达到1000台。
包括新松机器人等一批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让新动能源源不断,我市积极谋划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入库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139个,总投资969.2亿元,完成投资90.26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127.7亿元。柏联智能科技产业园、智趣机器人、圣晖莱高精密柔膜太阳能电池项目、贝克联合制药年产600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医药中间体项目等正在推进。
市发改委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落实好各项支持政策,研究建立“创新成果+开发园区+产业基金+‘三重一创’政策”产业发展模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