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住建委了解到,2015年以来我市全力加快大美阜城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城市建设掀起新一轮热潮,初步实现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大变化”的目标。2015年,阜城城市建设完成投资206亿元,投资规模从2013年的全省第14位、2014年的全省第6位跃居全省第3位,仅位居合肥、滁州之后。与此同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也在全国保持前列。
2015年,阜城城市建设计划投资339亿元,扣除前期储备项目和部分新建项目预估投资超额部分外,实际计划投资203亿元。全年阜城城市建设完成投资206亿元,完成计划的101.4%。2015年是历年来阜城完成城市建设投资最多的一年,较上一年增长28.75%。据省住建厅发布的通报,阜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完成情况在全省排名,从2013年的全省第14位、2014年的全省第6位跃居全省第3位。
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去年以来,阜城相继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道路、桥梁、园林绿化、公用事业项目。涡阳北路北延、南京路改造等工程如期通车,开工建设了向阳路南延、向阳路大桥等重点工程;园林绿化方面,淮河路、南京路绿化提升工程基本完成,实施了阜涡路、沙河路等17条道路的增绿提档工程,以及颍州路泉河桥下、阜裕大桥东侧等5个街头游园建设;公用事业方面,阜阳技师学院交付使用,市委党校新区工程进入扫尾调试阶段,开工建设了南照淮河取水工程,颍州、泉北污水处理工程如期实现通水试运行。
“阜城建设投资的大幅度增长,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坚持将新型城镇化作为重要驱动,强力推进。”市住建委主任赵丹分析,2015年以来,阜城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实施城建指挥部一月一调度、市政府主要领导一季度一调度等推进机制,阜城规划、建设、管理的良性机制已初步形成,为城市大建设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赵丹说,坚持补公共服务的短板,阜城近年来相继实施了教育、医疗、桥梁、棚户区改造三年计划,在这些建设平台上,一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投入实施,有力带动了城市建设的投入,也创造了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与此同时,我市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市一直坚持“以市场换项目、以资源换项目”的指导精神,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转型为重点,引进了如浪潮、讯飞、赛伯乐、感知等一批国内知名大企业,先后实施了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社会服务管理综合平台、公共自行车、智能公交等一大批项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指数报告》指出,我市为十大最具“互联网+”投资潜力的城市之首。信息惠民试点城市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现场考察的20个地级市之一,在全国80个城市中综合评分为第12名。在中国社科院与国脉互联评测的全国地级市网站排名中,我市位列全国第60名、全省第5名。
另外,去年以来全市坚持城镇和美好乡村建设齐头并举,城乡一体化取得新进展。2015年,全市小城镇新建、改造道路137公里,新增绿地面积275公顷,新建供水管道61公里、污水处理管道29公里;争取省政府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1.84万户,争取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共1.99亿元,均排名全省第三、皖北六市第一,截至目前已开工19237户,开工率达104.55%;全市45个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已开工建设。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对位于中西部、人口密集的阜阳来说,未来城市发展将具有无限的空间和潜力。“今年阜城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美阜城’,全年计划投资386亿元用于城市建设,投资规模争取进入全省前两位。”赵丹告诉记者。
“十三五”开局之年,一批城市建设项目已箭在弦上。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目前阜城已完成了西清路、刘锜路、二道河治理、颍河风景带、颍河路道路绿化提升等20个道路桥梁、园林绿化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京九路、一道河路东延、向阳北路、新韩路等11个项目已进入设计招标程序,确保春节后具备进场施工条件;城南新区花博会5条道路规划方案已确定,春节后具备开工条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