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参加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阜阳代表团在驻地召开会议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阜阳日报 2020/1/13

1月12日下午,参加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阜阳代表团在驻地召开会议,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陶明伦,省政府副省长、市委书记杨光荣,市领导孙正东、胡明莹、章绍伟、邓真晓参加会议,与代表们一起审议。

审议中,我市省人大代表踊跃发言,会场气氛热烈。大家认为,省《政府工作报告》客观回顾了过去一年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并对今年要着力抓好的10项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报告》通篇贯穿五大发展理念,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是一个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安徽实际、切实可行的报告。

在认真听取了代表发言后,陶明伦指出,省《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深刻透彻,部署工作重点突出,保障措施有力有效,通篇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是一个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陶明伦说,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安徽发展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稳中求进,攻坚克难,“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成绩来之不易,凝结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一年来,阜阳在市委班子坚强带领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阜阳的人口、交通、政策、队伍等叠加优势日益显现,去年以来,阜阳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王家坝精神”,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特别是通过深入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市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担当作为得到强化、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实现极大提振。

陶明伦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这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乡村振兴是必须做好的“大课题”。阜阳既是全省深度贫困县较多的市,又是全省农业规模最大的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任务都十分繁重,必须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双战略”的实施,加快形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好格局。一方面,要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奠定乡村振兴的基础。聚焦沿淮行蓄洪区等深贫地区,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严格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动态清零“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对特殊贫困群体加大兜底保障力度,对工作难度大的县和村实行挂牌督办,确保全面小康一户不落、一个不少。另一方面,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扎实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和外在活力,努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人民共同富裕。

杨光荣在审议时说,省《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确定今年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安排工作符合中央要求,契合安徽实际,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019年,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经济总量目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扎实开局,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成为全国第二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脱贫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成功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这些亮点令人倍感鼓舞振奋。

杨光荣说,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支持阜阳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加大支持力度。2019年,阜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增长速度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一批工业、现代服务业骨干企业迅速成长。阜阳拥有人口、交通、政策、后发优势,加快发展大有可为。新的一年,我们要落实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高质量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坚持产业兴城、工业强市,打好长三角和高铁市“两张牌”,抓实产业项目建设年和优良作风建设年“两个年”,以实力阜阳支撑大美阜阳,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