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于勇到市医院城南新院区调研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阜阳日报 2016/6/15

6月26日,阜阳医疗资源建设三年发展计划重点项目——市医院城南新院区将开诊试运营。6月14日,市委书记于勇来到新院区,调研医院建设、开诊准备情况。他强调,市医院要以城南新院区建成运营为新起点,强能力、上水平、争一流、讲效益,努力建成阜阳最高、皖北一流、全省前列的区域性综合医疗中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亓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卢仕仁,市政协副主席蒋中福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在市医院城南新院区,于勇一行听取了有关汇报。据了解,新院区规划占地208亩,总投资约15亿元,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设计床位2600张。其中,一期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包括急诊楼、医技楼、病房大楼,设病床1720张,目前已基本完工,医疗设备、检验设备、智能化运行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6月26日将开诊试运营。

走进新院区的急诊楼、病房大楼,处处能够感受到现代化气息。在化验室,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化验设备,医院负责同志介绍说,化验室采用一体化检验流水线,所有项目在流水线上完成,还建设了轨道传输系统,病房里抽取的血样可智能传送到化验室。于勇说,要强化对人员的智能化信息化应用培训,提升患者在医院的就诊体验。在手术室,医院负责同志介绍说,新院区拥有26间手术室,其中6间为可以满足心脏病等手术的最高等级百级手术室,而老院区只有1间。听到这一介绍,于勇十分高兴,要求利用先进的硬件设备,为患者提供大病治疗服务。

随后,于勇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市直相关部门就新院区开诊所需的交通、供电等情况汇报,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合规做好各类验收、检验工作,组织好公交等保障工作;市医院内部要做好各项准备,确保新院区如期顺利投入使用。

于勇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疗教育等民生大事,2013年以来相继实施了阜阳医疗资源建设三年发展计划、阜城基础教育公办学校教学设施三年提升计划,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市医院城南新院区的建成使用,说明只要下定决心、高度重视,我们就能克服发展中的困难,也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支持和赞誉。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意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全心全意为人民,把办好人民群众的事作为头等大事、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于勇强调,市医院要以城南新院区建成运营为新的起点,瞄准建成“阜阳最高、皖北一流、全省前列的区域性综合医疗中心”这一目标,强能力、上水平、争一流、讲效益。强能力,就要把提高能力作为基础性工作,要在现有硬件水平的基础上,研究在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科室设置等方面还有哪些不足,进一步提升硬件水平。上水平,就是要把提升水平作为关键性工作。市医院要找准在分级诊疗中的位置,把提升“治大病”水平作为重中之重,以大病不出市为总体目标,通过引进、培训优秀人才,与知名医院合作联办等途径,强化提升专业水平、医疗技术,重点发展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科室,发展人民群众信赖的传统优势科室,发展社会急需的短缺的科室,切实减轻群众外出看大病的负担。争一流,就是要把争创一流作为工作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人才强院、人才兴院战略,对优秀人才经济上给待遇、政治上给荣誉,培育创建有品牌、有影响的科室,形成争创一流的氛围和导向。讲效益,就是要把讲究效益作为重要工作,通过看大病、发展医养结合等,履行好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

于勇要求,市直各部门要主动对接提供服务。围绕“阜阳最高、皖北一流、全省前列的区域性综合医疗中心”这一目标,财政、人社、卫计等部门要研究相关支持政策,有关部门要创造良好的市容、交通、社会治安等外部环境,共同支持医院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