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于勇到太和县看望慰问部分教师并通过他们向全市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阜阳日报 2016/9/12

9月10日,可敬的教师迎来第32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打基础、管长远的大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阜阳未来在教育”……对教育,市委书记于勇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对长期在艰苦条件下默默奉献的教师们,更有一份深切的牵挂。

9月9日,带着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于勇深入太和县城乡学校,向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就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同当地干部群众沟通交流。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志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改林参加慰问活动。

办好教育首先要有好校长、好老师

当天上午,于勇一行来到太和一中时,校园内回荡着欢快的音乐,学生们正在跳啦啦操。于勇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学生们的课间活动,听取了该校素质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等情况的汇报。他要求学校负责同志,要开展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让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于勇看望了张彬、葛俊恒两位老师,给两位老师送上了鲜花,向他们致以节日的祝福,感谢他们培养了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优秀人才,勉励他们适应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在太和中学,于勇一行参观了校史馆,对学校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并看望了韩长峰、王荣四老师。得知两位老师所带的学生多人考取北大和清华,于勇对他们说,成绩值得肯定,要树立“从头再来”的意识,认真培养好每一名学生。

太和县负责同志汇报说,该县正在规划建设一中新校区项目,计划建设占地350亩、能容纳6000多名学生的新校区,太和中学也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于勇对此给予充分肯定:“要让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普惠性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关心、支持教育,不断加大投入,提升教育基础设施水平,为教师的生活、工作、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优质教育资源,首先要有好校长、好老师。”于勇对当地负责同志说,要通过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不断激发办学活力,探索对新进教师进行更加灵活的管理考核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市委高度重视教育,给了我们特殊的关注和支持,我们有信心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把学校办好。”太和一中、太和中学负责同志表示。

做感激、阳光、自强、知德的好少年

8月25日,于勇在会见2016年上半年度阜阳好人代表时,14岁的“安徽好人”、全省美德少年——太和县洪山小学学生董乐婷引起了他的注意。得知董乐婷父亲病逝、母亲离家出走,她和9岁弟弟与高龄奶奶相依为命,用稚嫩的双肩撑起困难的家庭,于勇当时和她拉钩约定:“一定要到学校去看看你”。

为了这个约定,9月9日,于勇专程赶到太和县最北部、与河南接壤的洪山镇,来到董乐婷就读的洪山中学。走进七(五)班,班主任刘芳灵老师和坐在第一排的董乐婷,一眼就认出了于勇。“于爷爷好!”同学们纷纷拥了上来。

“今天来这里,既是来看看小乐婷,也是和同学们一起,共同祝愿老师节日快乐。”于勇把一束鲜花送给刘芳灵老师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于勇关心地询问起董乐婷的生活、学习情况,他对同学们说,希望大家都能够像董乐婷那样热爱家庭、孝敬老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怕困难、好好学习,勇于面对挑战。

“希望同学们做到八个字:感激、阳光、自强、知德。”在“道德讲堂”走进洪山中学的讲台上,于勇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我们生活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年代、生活在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近的年代,青少年要懂得感恩,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家庭,保持阳光,自强不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你们辛苦了

在洪山镇洪山中学,看到改建的校园建筑宏伟、环境优美,于勇十分高兴,并先后走进教室、书法室、美术室、音乐室,了解学校教学活动开展情况。

于勇十分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专门查看了留守儿童之家、阳光心理室,“在校生有多少?其中有多少留守儿童?”学校负责同志回答:学校现有1600多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864人,占了一半以上。“对留守儿童有什么关怀措施?”“留守儿童之家有电话、电脑,孩子们可以与父母通话、视频交流。同时,我们也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问题,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于勇叮嘱说,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关爱好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培养阳光、健康、向上的心态。

“你们不计个人得失,长期默默奉献在三尺讲台,你们既做老师,又做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于勇看望慰问了洪山中学的陈静、祝桂兰以及周寨小学的刘刚、大唐小学的王腾波老师,并通过他们向全市的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向全体教师为孩子们的成长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表示敬意:“我代表孩子们向全体教师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