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逐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纪实
“2016年年初时,我市境内还有非法采砂船只约150余艘,截至2016年年底,我市非法采砂船只仅剩40余艘,并已全部拆除了采砂设备。”日前,记者在市水利局采访淮河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时,该局相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说:“突出‘水上’和‘岸上’两个整治重点,我市一方面全力做好‘水上’打击非法采砂,一方面启动了淮河河道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清理沿淮非法堆场,斩断采砂利益链条。2016年9月12日,市委书记沈强主持召开的全市采砂紧急会议上,明确非法堆场清理任务总数为97处、堆量34万吨。截至2016年10月底,所有非法堆场已基本清理完毕。”
我市对整治非法采砂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市委书记沈强多次对采砂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专门召开采砂管理会议,部署各项工作。市长王宏先后主持召开三次采砂管理工作调度会,亲任市打击非法采砂指挥部指挥长,多次亲临一线指挥,并带头签订个人承诺书,全市累计签订承诺书2万余份。市委、市政府5位领导,15位部门一把手按照淮河采砂责任段分工开展工作,各县区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书记、区长党政同责,全市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重拳出击,专项整治注重实效。按照“县区主导、部门协调、统一部署、专项整治”工作方针,我市重点从打击非法采砂、运砂、售砂等多个环节入手,专项整治全覆盖,不留死角,尤其对非法采砂船只做到“露头就见,见船就销”。结合采砂管理工作实际,我市制定了《淮南市淮河河道环境综合整治与打击非法采砂工作方案》和“蓝盾—2016”淮河淮南段采砂管理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全市采砂船只实行集中停靠管理,并全部拆除设备,各集中停靠点实行24小时值班,严防非法采砂船只脱离属地管理,流窜偷采。交界水域历来是非法采砂重灾区,我市分别在上、下游与颍上和怀远交界水域设置了24小时值守点,加强监管,并在跨河大桥、取水口、高压线塔等涉河重点工程敏感区域设置安全保护区,安装标识牌30余块,对保护区范围内的非法采砂行为,以危害公共安全罪查处。我市成立了市级联合执法队,协助各县区开展快速打击和专项执法行动,强化跨区域协作能力,基本实现了白天与夜间、水上与陆上、重点与交界水域巡查打击常态化。2016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日常巡查2885次,累计销毁采砂机具800台(套),驱逐、打击外籍采砂船只260艘次,查处非法采运砂船只176艘次,焚毁(沉没)非法采砂船只77艘次。2016年11月18日下午,我市在淮河寿县段对3艘“三无”非法采砂船只依法进行了集中爆破销毁,市长王宏、市委副书记王崧现场指挥爆破。对3艘非法采砂船只进行集中爆破销毁,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的信心和决心,有效遏制了非法采砂现象的死灰复燃。
保卫母亲河我们时刻在行动。采访中,市水利局负责同志还告诉记者说:“为保证涉河重点工程的安全,我市在非法采砂较严重的孔李大桥上下游新建了5处高清视频点。2016年市财政又列支200万元专项经费,建设沿淮30个采砂管理视频监控点。同时,经市法制办审定,我市制定了《扣押没收处置非法采砂船舶程序》,明确经查获的非法采砂船只,由海事部门依法予以扣押没收、销毁。市政府专门设立重点涉河工程保护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非法采砂入刑,一年来,全市对非法采砂人员刑事拘留16人,网上追逃6人,起诉3人。寿县、潘集区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去年11月联合下发的《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非法采矿罪判处2人入刑,盗采入刑对打击非法采砂起到了强大的威慑作用。”
作者:陶春 苏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