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转型动能十足 乡村生机蓬勃

2020年10月28日 10阅读 来源:铜陵新闻网—铜陵日报 2020/9/29

9月23日至25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全媒体铜陵行”主题采访团记者进企业看基地、踏田埂钻大棚、访农户听变化,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铜陵城市转型升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成果亮点,切身感受铜陵干群一心,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创造幸福生活的智慧力量和精神风貌。

转型升级令人刮目

23日下午,采访团来到铜官数谷参观交流。作为铜陵这座老工业城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先锋官,铜官数谷致力于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集中发展数据采集、交易及云计算、电商平台等新兴业态。铜陵彦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这里的企业之一。企业负责人韩燕介绍,彦祖文化专注于短视频内容研发及达人电商孵化,是一个短视频红人电商平台,“公司目前成功孵化了抖音3000万+粉丝量的母婴红人矩阵。今年1月到6月创收1004万元,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同时,彦祖文化在铜官数谷办公人员已经突破百人,很好地带动了本地人员就业。”

“在以前,这项换刀技术都是要请外国人来搞,不仅时间长,费用还高,现在好了,我们自己拥有了这项技术,再也不用求人了。”在安徽铜都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小虎向采访团详细讲解着一款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核心装置——常压换刀装置,为企业为“国之重器”盾构机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难题而自豪。赵小虎表示,未来,公司将实现常压换刀装置的集成化、自动化,利用机器人智能换刀,缩短施工时间。

马不停蹄,采访团一行又来到海亮(安徽)铜业有限公司。公司尽管成立时间只有短短十年,但在整个铜加工行业展现出的“海亮”速度令人震惊。公司综合部行政主管缪文婷介绍,公司成立于2010年,历时不到6个月就生产出了第一根合格铜管,这让采访团记者大呼惊讶。缪文婷表示,公司目前具有12.2万吨的铜管生产能力,生产的铜管主要销往格力、美的、海尔等知名空调生产企业,具有稳定的客户需求。“2019年,公司实现产值38亿元,形成税收5300万元。未来三年,我们的销售计划往汽车油管、造船用铜管和缝纫机用铜管方向发展。”

尽管是第一次来铜陵,来自决策网的记者李康泰对铜陵的经济发展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提到铜陵,我一开始会想到传统的采矿业等实体经济,但是通过今天的参观,我发现铜陵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线上经济也发展得非常好。”李康泰表示,铜陵现在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结构调整的攻坚期,通过这样一个新产业、新模式、新路子,铜陵的经济一定会迎来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亮点频现

“到农民家中走访交心,给贫困乡亲送去温暖……”24日上午,在义安区胥坝乡群心村文化活动中心,抑扬顿挫喜庆欢快的扇子舞表演吸引了采访团记者。循声望去,中心里表演的大妈们正在表达着对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的感恩之情。如今的群心村,依托生态补偿、自办的旅游公司以及塘口、养殖基地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有200余万元;村民们吃穿富足,村里还在国家政策基础上为村民发放老年补贴、提供幼儿免费教育等额外福利。一个2000多人的村,有3位村民分别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中国好人榜”和“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荣誉称号。“胥坝这几年发展得真不错,一年一个样!”作为土生土长的铜陵人,来自中安在线的记者毛振楠通过此行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家乡。

精准扶贫,必须产业先行。24日下午,在枞阳县雨坛镇云龙村,村民吴照树向采访团说出了自己的故事。2017年,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吴照树从外地返乡,在云龙村建起黑山羊养殖基地,大力发展产业扶贫。同时,吴照树挂念着村里的贫困户,用工优先用他们,投产当年就解决了5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吴照树说,养殖场不仅能吸收更多贫困户、村民打工,还能与周边农户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提供种苗、代为销售的模式让黑山羊成为大家的致富“法宝”。

同样依靠养殖起家的枞阳县浮山镇女儿桥村村民鲍月和,家庭由于子女残疾、母亲重病,一度十分贫困,后来在村里的帮助下,他办起了养殖场,成为村里最大的养殖户,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现在一年能有5万元的收入,放在过去,我是想都不敢想。”鲍月和的经历深深打动了采访团记者。“这么困难的条件,通过一个人的努力想要脱贫几乎不可能,但他没有放弃,村里扶贫的干部也针对他想脱贫的办法,给他指了一些路子。这就叫‘扶贫先扶志’。”新华网安徽频道采编中心记者朱环宇说。

一路走,一路看。在枞阳县五一村双凤草莓采摘园、白梅乡东山村白姜扶贫种植基地、安徽蟹之都贸易公司……多种多样的产业扶贫方式透出勃勃生机,让采访团记者越看越起劲。

25日上午,在旗山电商产业园,一场枞阳特色土产的直播正在进行,一位操着枞阳方言的主播向直播间买家介绍枞阳干子。枞阳县商务局电商办工作人员张丹丹说,用枞阳的本土方言进行直播,是产业园的一种特色,主要针对的受众群是在外务工的枞阳人,让他们在外地也能购买正宗家乡产品,一解思乡之愁。

“在我的印象中,电商直播是非常时髦的事,和扶贫似乎很远。但今天的采访让我感到特别震撼。铜陵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工作做得特别好,尤其是在电商扶贫领域,仅仅是旗山产业园,去年网上销售额就达到7000余万元。”凤凰网安徽频道内容运营中心总监王顺说,铜陵在脱贫攻坚尤其是产业扶贫“特色多、亮点足、稳得住”方面走在了安徽前列。“三天的采访,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铜陵干部作风越来越务实,这是脱贫攻坚的力量源泉,也是脱贫奔小康的最大底气。”

记者从市委宣传部了解到,为了聚焦政策落实,不断提升脱贫质量,我市今年以来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路璐 张艳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