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枞阳经济开发区的泰阳织造科技有限公司,高档家用装饰布生产车间内工人师傅们正在有序地忙碌着。枞阳县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泰阳织造是中国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资规模达到5亿元,建成后将形成1000台喷水织机生产规模,年产值10亿元以上。离泰阳织造不远,从签订协议到实现试生产只用了一个半月时间的安徽海盛智能测控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峰磊告诉记者,开放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是公司落地在枞阳的重要原因。“我们在极短的时间里投产各类生产线十余条,预计今年产值在一亿元左右。”王峰磊介绍说。
泰阳织造与海盛智能测控的成功落地、快速投产是枞阳县加速崛起、打造开放新高地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县抢抓国家、省、市一系列政策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开放发展行动计划,着力把开放的步伐迈得更大、把发展的层次提得更高。一季度,该县规上工业总产值82.6亿元,同比增长19.4%;完成重点项目投资36亿元,增长37.93%,超序时进度8.5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项目24个,开工率58.54%;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5.1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5.3%;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0%;投资16亿元的年产30万吨高端铝合金材料和年产10万吨精密铜管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投资近30亿元的万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产业园项目已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和融资协议……
深入践行开放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枞阳县振兴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围绕加快打造开放新高地的目标要求,该县明确了四大努力方向,即推进大融合发展、搭建大开放平台、提升大招商水平、构建大交通格局,并提出了今年四大方面23项重点目标任务。
推进大融合发展。聚焦项目核心,落实“四督四保”制度,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06个,完成投资120亿元。完善项目运行模式,建立政府性投资项目生成评估机制,充实政府投资三年滚动计划项目库。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创新“政府+金融”“政府投资+民间投资”等融资机制。争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2017年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
搭建大开放平台。实现县经开区亿元以上项目新入园10个、新投产10个,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合作共建桥港园,开工建设桥港园骨干道路。加大新楼园“园中园”招商力度,全力盘活横埠园存量资产。以金誉金属、诚易金属为龙头,做大做强铝箔产业链;以泰阳织造为龙头,加快建设高档家用装饰布生产基地;以东方造船资产重组为契机,引资建设船型标准化或装配式建筑材料基地。加大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壮大外贸主体,确保2017年外贸进出口完成4373万美元,保持稳定增长。
提升大招商水平。为强力推进“双招双引”,5月初,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刘亚东率队赴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就产学研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对接,着力在智能制造、汽车零配件、粘土开发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今年以来,该县积极争取与江汽、奇瑞、比亚迪等集团深化合作,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度。紧密对接美的集团,计划建设家电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强力推进全员招商、乡情招商、精准招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项目到位资金60亿元。抓住国家允许地方政府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契机,研究出台枞阳县普惠性政策“一本通”,组建产业招商组,完成产业招商项目库,编制产业招商路线图,精准对接目标企业,全力引进央企、知名企业和行业百强,规划建设“凤还巢”创业园。强化平台建设,优化服务配套,细化政策扶持,发展总部经济。
构建大交通格局。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6亿元。全线贯通G347枞阳至普济圩段一级公路路基,开工建设G237官埠桥至会宫段等3条一级公路。配合推进池州大桥及北接线、德上高速麒麟至会宫段工程。积极推进G330枞阳段一级公路,北沿江高速和高铁、过江隧道前期工作。完成S335钱桥至麒麟段建设,改造升级S233雨坛至钱桥段,S320枞阳至横埠段部分路段拓宽和路面改造工程。修复水毁道路588.5公里。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377.5公里。(刘洋 高春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