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吃完午饭,枞阳县钱桥镇卫生院医生唐贻友和同事一起前往钱桥村贫困户吴伯清家中,帮助其检查血压、心率。仔细询问吴伯清身体状况和吃药情况后,唐贻友叮嘱吴伯清要按时服药,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清淡。随后唐贻友又匆匆赶往另一位贫困户吴福全家中。走村入户的路上,唐贻友告诉记者,自从家庭医生签约后,他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进村入户,对一些重点患者进行走访,这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工作常态。
在枞阳,因病致贫的人数占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60%。随着该县健康扶贫的深入推进,如今该县不仅在全省率先落实了“351”等政策,还健全了健康扶贫“四个一”工作机制,即建立“一套大台账”,实行精准识别和精准管理;发放“一张组合卡”,让医疗政策和服务项目明明白白;组建“一支服务团队”,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生“1+1+1”服务团队实现服务贫困人口零距离;实施“一站式服务”,畅通诊疗全流程绿色通道。
实事落地,幸福花开。区划调整后,枞阳县交出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五保户供养等数十项民生福利待遇标准与市区成功衔接;美丽乡村建设和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成效突出;灾后重建、水毁修复、危房改造、交通建设等事关发展、事关百姓利益的重大惠民工程建设取得了突破;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激活”了农村,也带动了百姓致富;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等一批公共民生项目的实施,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对于地方而言,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民生实践的最好注脚。在实施五大发展行动中,枞阳县今年继续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开展“民生保障提质年”活动,组织实施39项民生工程,把该县民生水平推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新建43个村集体和7650户光伏电站;推动特色种养业覆盖50%以上有条件贫困村、70%以上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培育一批“幸福农家”旅游扶贫示范户;支持贫困村、贫困户通过资产流转增收;帮助1万名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全面落实“三保障一兜底”综合医疗保障政策;完善各类教育资助方式,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扩大小额信贷扶贫贷款投放;抓好保险扶贫,进一步丰富险种、提高标准;统筹推进科技、电子商务、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精准兑现社会保障兜底政策。
完善社保体系,促进高质量就业。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标准;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基层“救急难”工作机制。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军队退役人员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全面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医疗卫生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医共(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启动建设县医院陈瑶湖分院、精神病医院;扩大医养结合试点成果,完成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扩建;进一步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在教育方面,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市级一类幼儿园2个;调整优化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办好特殊教育,支持和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认定;积极盘活闲置教育资源,加快化解教育债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枞阳好人”品牌;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大力加强社会网格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铸安行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建设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引导依法信访,推动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创新应急管理机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刘洋 高春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