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17年年初,回望过去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走过的激荡历程、收获的满枝硕果,每个枞阳人都满怀喜悦,豪情倍增。
刚刚过去的一年,枞阳县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抢抓区划调整新机遇,坚定不移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扎实推进融入新铜陵步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调转促”等重点工作中奋勇争先、重点突破,在抗洪抢险救灾、灾后重建、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中奋发有为,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四个枞阳”在阔步前行中展现出新姿态。
审时度势,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五提一示范”力促枞川崛起
2016年1月4日,区划调整正式实施,98.2万枞阳人融入新铜陵大家庭。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碰撞、灿烂的桐城派文化与悠久的青铜文化融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为着力统一思想认识、加快推进融合、凝聚发展合力,枞阳县委以此为契机,明确提出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皖江经济带县域发展第一方阵、全省二类县综合实力先进位次”定位,大力实施转型升级、城乡统筹、生态保护、综合交通和深化改革五大战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鼓舞了全县士气,凝聚了全县人民立足新市域、以新理念促崛起的信心。
蓝图好规划,将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全县上下的共同奋斗;推动一个发展不足的大县向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的经济强县迈进,需要全体干部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开启实业枞阳、活力枞阳、绿色枞阳、幸福枞阳(“四个枞阳”)建设新征程,就要按照经济发展提速、基础设施提升、城乡环境提优、区域地位提高、人民生活提质、建成生态先行绿色发展示范区(五提一示范)的路径,砥砺前行。结合实际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枞阳找准了符合中央和省市委要求,体现全县人民期盼的加速崛起之路。
顺应期待,以只争朝夕精神抓落实,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自融入新铜陵大“家庭”的那一刻开始,无边暖流就润泽了 枞阳这一方热土。这一年,市里拿出真金白银,让全县各类人群23项福利待遇与市区衔接,他们的获得感真真切切;这一年,在突如其来的大洪水面前,我市调集所有预备、应急队伍奔赴抗洪一线,防汛物资有求必应,实现了核心问题和关键部位的“六个确保”,取得了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的决定性胜利 ,谱写了一曲“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忘初心、敢于胜利”的抗天赞歌;这一年,在全市的大力支持下,G347等3条一级公路、两条二级公路在短短几个月内先后获准立项;这一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市政府在资金使用上向枞阳倾斜,乡村转眼旧貌换新颜;这一年,在脱贫攻坚行动中,上至市几大班子领导、下至机关普通党员跑遍了全县各乡镇以及困难群众家中,为助力脱贫各尽其能……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之中,枞阳人对尽快彻底改变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新期待,奋发进取已经成为枞阳人的心声!日前,记者在枞阳采访美丽乡村建设时就了解到这样的一幕:以前让哪个乡镇搞美丽乡村建设总是让县美丽办为难,主动申报的少,但到2016年年末,情况正好倒过来,所有乡镇积极主动申报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高涨。县美丽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市县给予资金保障,项目进展快、乡村面貌变化大、群众呼声高,只有顺应这种期待,基层干部才有威信。
区划调整对枞阳人来说,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人的精神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为发扬抗洪精神,枞阳县委强化机关事业单位效能建设,并以转变作风、提升效能作为检验“两学一做”“讲看齐、见行动”成效的“试金石”。豸岭圩大堤在退水过程中发生了长达1020米的滑坡,在滑坡段抛石护岸现场,老水利工作者方锡庚自工程开工以来一直在现场指导,协调挖掘机、重卡的工作面,监督施工质量。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大堤安全,累点算不了什么。
这一年,全县境内多条主干道的征地拆迁、灾后重建、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创建、县域及乡镇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压力山大”。记者走访过全县多个乡镇,许多干部说,一开始不适应这种高强度、快节奏,但“熬”过了才发现,促进重大项目迅速开工、治下群众的满意笑容才是最大的褒奖。一年的实践,枞阳各级干部跟上了铜陵的快节奏,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和方法也发生了改变,不仅能干事,而且会干事。
凝心聚力,在拥江发展中奋发有为,阔步前行展皖江明珠新风姿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一年来,枞阳县加速融合联动,奋力在加速崛起上创造新动能;聚焦一江两岸融合发展,抢抓全市区域协调发展、拥江发展战略机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激发潜能、厚植动力,以全局的视野提升产业共生共享、文化交流融合、市场体系接轨以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实现融合共进、一体化发展。
这一年,枞阳县各级干部一线调度、压实责任、奖罚分明、加强督导,克服畏难情绪,抓重点、攻难点,各项重点工程有突破性进展。项目建设提效,完成投资110亿元,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54亿元,同比增长125%,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发展内涵提质,完成技改投入41.6亿元,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园区倍增计划新增项目12个、开工12个、投产10个。自主创新成就显著,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专精特新企业3家。
这一年,枞阳经济总量实现新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05亿元,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11亿元,增长10.5%;财政收入12.54亿元,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70元,增长10%。
这一年, 治理格局的变革、精神世界的变化、工作效率的提升,1800多平方公里的枞川大地到处呈现巨大活力,到处弥漫重塑历史、开创未来的浓厚气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壮大实体经济,激活现代服务业,构筑协调共进的产业体系,憋足了劲的枞阳干群要在“五大发展行动”的引领下,把枞阳建设成为皖江之畔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新发展理念在此落地生根的最生动实践。(陆克服 高春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