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也是阴历7月16,正逢麒麟镇“三、六、九”集市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枞阳县麒麟镇大市场,只见市场入口处整齐干净,流动摊贩全都进入市场内有序经营。该镇镇长方联胜说:“这是一周来集中整治行动的成果,如今街宽了、景美了、交通秩序规范了,百姓都很拥护建成区整治工作。”
麒麟镇位于枞阳县西北部,与庐江县、桐城市毗邻,自古以来,每逢农历“三、六、九”,县内外商贩云集该镇集镇区,集上人头攒动,交易场面十分壮观。在民间流行这样一句俗语:“在麒麟镇,没有卖不掉的,没有买不到的。”也正是因为“赶集”这个传统的习俗,给麒麟镇带来了人气、财气,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乱摆乱占、乱停乱放、骑路经营等现象,成了该镇驻地建成区整治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为啃下这根“硬骨头”,自8月25日起,该镇高标准、严要求,精准发力,重拳出击,迅速拉开了乡镇驻地建成区整治攻坚战。方联胜告诉记者:“‘三六九’是我镇传统民俗,我们既要保护好‘三六九’,又要规范好‘三六九’,在整治过程中要赢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为此,全体机关干部接连几天都是早上3点多钟就起来,78名干部分为5组,在派出所、司法所、执法中队等相关单位的配合下,早早来到大市场,对流动摊贩、周边居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他们进行积极劝导,现场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让他们规范经营。”
从反对到接受,从理解到尊重,再从支持到参与。环境整治的关键因素在人,看到整治后的效果,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并参与到整治中来,越来越多的人志愿加入到整治中来,文明之风正悄然兴起。商贩桂小军已经在麒麟镇经营了10多年的日用品,收入不错,每逢集市日,他都风雨无阻。9月6日早上,他正在规定的摊位上向顾客们售卖着他的货物,提起整治后的大市场,桂小军乐呵呵地说:“没整治前,市场入口交通堵塞,杂乱无章,如今大家都规范了,人气依然不减,街道干净整洁,人都感觉清爽多了。”在市场从事水果零售生意的许大姐也赶紧说:“我们都爱干净,环境整治我们都支持,现在大环境干净了,我每次售完水果都会自觉地把垃圾收拾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随着大市场治理工作步入正轨,该镇的建成区整治工作又大大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极大改善集镇居住环境,8月份以来,该镇建成区整治工作紧紧围绕“两治理一加强”,集中清运背街小巷和沟塘内的垃圾,对街区乱搭乱建的铁皮棚、乱堆乱放的杂物、乱拉乱挂的横幅广告等进行集中拆除清运。截至目前,共投入人工46人次,挖机15台次,依法拆除违法建设70处钢构棚。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对沿枞桐公路两侧断头路、边沟进行了统一修复,方便了群众出行。此外,该镇还通过市场化运作确保治脏工作常态化运作,仅建成区范围内每天就有20多名环卫工人进行垃圾清理清运;依托镇执法中队,其他部门联动确保治乱工作有力有序。
为让群众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营造浓厚的氛围,该镇充分利用宣传车、文化墙、宣传牌、善行义举榜等阵地,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今,走在麒麟镇街头,大幅的公益宣传牌、弘扬正能量的文化墙让人赏心悦目。方联胜指着街头的一对麒麟告诉记者,麒麟镇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美丽故事的小镇,镇里在加大对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充分挖掘当地自然特色文化,不断提升居民素质,让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和建成区整治工作中来。在该镇文化馆,记者一行参观了该镇近年来的成就展,深深感受到该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朴的民风。
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和建成区整治常态化的运营机制,下一步,该镇将继续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水平,把麒麟镇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富裕的特色集镇。(高春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