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了20桌,才花5200元,算下来,一桌才260元,划得来!”杨汉富家刚办了一场酒,他说:“基本上啥都没管,没有过去自家操办的累,轻松,又省钱。”
杨汉富是天柱县蓝田镇东风村村民,酒席是在村里的“合约食堂”办的。
“要是像以前自家操办,一桌至少四五百,怎么也得花两三万,人还累。”
东风村的“合约食堂”就像城里的餐厅,厨房、储物间、餐厅,分隔有序;冰箱、消毒柜等配备齐全,还专建了公厕、垃圾池、污水池和消防设施。不过,餐桌仅有20张。“就是不准大操大办。”笑声中,东风村党总支书记张美椿说。
东风村的“合约食堂”在天柱县不是特例,已是许多村寨的“标配”。
过去,农村办酒席名目多,红白事之外,还有升学酒、满月酒、生日酒、乔迁酒……“红包炸弹”让人应接不暇。有些人家碍于面子,大操大办,攀比之风下,浪费严重。
为遏制农村乱办酒席现象,营造勤俭节约之风,天柱县积极探索,大力推广“合约食堂”治理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利用闲置学校、家祠、旧公楼、集体仓库等资源,整合部门项目建设、社会捐助、群众自筹等多渠道资金,在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寨建设“合约食堂”。目前,在该县乡村已建成103家。
为确保“合约食堂”规范运行,天柱县结合村寨实际,还确立了“合约食堂”管理使用、聚餐申报备案、健康管理及培训、个人卫生管理等制度,并规定只承办婚丧嫁娶宴席,每场酒席规模不超20桌,每桌菜价成本不超300元,有效杜绝了相互攀比,减少铺张浪费。
同时,成立“寨管委”,负责对“合约食堂”进行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并发动村民组建卫生检查、食品加工等志愿服务小组,对酒席进行统一操办,让事主从筹备宴席的繁琐中解脱出来。
“‘合约食堂’建起之后,村里的酒席比以前减少了一半多,还大大减少了宴席废水、残羹、塑料、鞭炮渣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张美椿说,“在当地,厉行节约已成新风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韦倩 通讯员 舒易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