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念支撑坚毅人生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黄冈日报 2010/6/7

——“大别山师魂”汪金权解读之一

27年前的那个暑期,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在乡亲们的祝福声中,带着美好憧憬,走出蕲北大山,走进武汉桂子山下的华师大。

四年后,他作为该校中文系黄冈籍优秀毕业生,进入享誉全国的黄冈中学任教。

仅仅一年,他又在人们的不解中,离开令人向往的黄冈中学,回到养育他的蕲北山区,在蕲春四中一干就是22年!

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大别山师魂”汪金权。

是什么原因让汪金权作出如此非同寻常的选择?又是什么力量使汪金权坚守大山20余载而无怨无悔,痴心不改?

回望汪金权一路走来的人生轨迹,他早把答案写在大山上,写在山里孩子们的心中。这就是:信念支撑坚毅人生!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去追求理想目标。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信念就是推进的风帆。

这在汪金权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完美的体现。

汪金权自踏进名校华师大,“当一名人民满意教师”的理想之花便在心中开放。然而,一次拜访自己的中学老师顾凤鸣时,师生间几句简单对话,升华了他的理想,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顾凤鸣说:山区穷啊!好老师留不住,穷孩子辍学多。

汪金权接过话:那我回来!

令顾凤鸣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汪金权提着行李独自一人站在四中破烂的校门口,并自此深深扎下根来。

汪金权的选择,看似偶然,实为必然。正如他所说:“黄高好老师多,少了我不影响什么。山区中学和孩子更需要我。”

多么平实的一句话,没有丁点的豪言壮语。就是这看似平淡的话语,折射出他非同凡响的理想。就是这看似不经意间的抉择,把他心中的信念变得具体而生动。

有人对信念的解释极为简单,就是:坚定的信心。信念是一个人生命中的一种执著,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这种力量,看似微乎其微,但它确实左右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正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信念,如那蝴蝶的翅膀所扇出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微风,而这微风在人生的岁月里可以不断地加强为一场真正的风暴,以展示生命里不可战胜的力量和壮美!

没有信念的支撑,人生往往缺乏坚毅;没有坚毅的人生,生命不会变得伟大。

古今中外,凡有大成就者,无不是在崇高理想的激励下,树立坚定信念,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李时珍踏遍青山,尝遍百草,写成世界医药宝典《本草纲目》;马克思呕心沥血40年,阅读1500种书籍,写出改变世界历史的《资本论》;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实验了1万余次才获得成功,支持他如此顽强地实验下去的力量,就是心中永不泯灭的坚定信念。

汪金权因为有了坚定信念,所以才义无反顾离开城市回到山乡;

因为有了坚定信念,所以拿出占整个工资一半的1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而无悔;

因为有了坚定信念,所以面对外界高薪聘请而不动心;

因为有了坚定信念,所以淡然极度贫困的物质生活、怡然条件艰苦的山区教育;

因为有了坚定信念,所以只管耕耘,不求回报,即使两鬓斑白、面如沟壑,至今仍坚守大山也毫不动摇。

……

理想决定信念,信念影响人生。理想信念本是抽象的,而汪金权以自己的坚持、坚守和大爱精神,把新时期追求的理想信念具体化了,有力地诠释了人民教师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的时代新形象。

诗人流沙河在诗作《理想》中说: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理想开花,桃李要结果;理想抽芽,榆杨必有浓阴……

这诗句用在汪金权身上不正恰如其分么?

汪金权用生动的实践,书写了闪光的人生,也印证了一个朴实的道理:心中有不灭的信念,才能矢志坚守。有责任才有守望,有坚持才有伟岸。

从汪金权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职业精神的美,一种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美。他甘守清贫、乐当人梯的奉献精神,是当之无愧的“大别山师魂”。

大山作证!孩子作证!中国作证!(杨先理何运林胡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