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黄梅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捷报频传:2009年,该县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竞相发展,再创新高。截至12月底,共征缴保险费16288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数的151%。其中企业养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别征缴11445万元、1882万元、2510万元、311万元、92万元和48万元,是市下达任务数的167%、119%、123%、156%、101%和282%;全年共发放养老金1075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2亿元;全县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9384人、6005人、24740人、48520人、25403人、3305人,实现历史新突破。编织起一张坚强的社会保险保障网。
重扩面:广结网
2006年,因诸多原因积淀,黄梅县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严重失衡,账面结存不足4000万元,面临财政兜底的危机。
面对困境,该县劳动保障部门“一班人”毫不畏缩,勇挑重担,找准重心,把社保扩面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编织强大的社会保险保障网,确保应保尽保,实现社会全覆盖。
为使参保单位和员工了解社保政策和法规,提高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的参保意识,该局从各经办机构抽调15名政策熟、业务精的人员组成专班,不间断地下社区、上街头、进商场、入企业,通过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现身说法、印发宣传手册、举办电视专栏等形式巡回宣传,有力促进了扩面工作。明珠公司是该县一家以客货运输为主的民营企业,员工白天大多在外跑运输。专班人员抓住该公司晚上召开生产安全会的契机,上门发放宣传册200余份,并详细讲解社保政策,终于使该公司100余人参加了养老保险。
国有企业改制后,非公有制企业迅速蓬勃“成长”。该县劳动保障部门立即调整工作思路,将其列为扩面的重点对象,对其按行业和地域进行细分,在每一个行业选取一个典型代表,以典型带动扩面。位于孔垅镇的金龙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纺织企业,县劳动保障部门扩面专班多次上门,对比算账帮助企业分析参保好处,面对面为职工释疑解惑,最终促使该公司全员参保。在金龙纺织的带动下,全县17家纺织企业都参加了养老保险。
县内县外一起抓!在抓好县内企业和人员参保的同时,他们创新方法,紧盯外埠企业和在外打工人员开展扩面工作。湖北独山建工集团公司是该县在武汉的一家建筑企业,2007年,该局工作人员多次驱车前往武汉上门宣传,说服公司董事长为300名员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同时,该县各社保经办机构积极做工作,为在杭州市保税区务工的200多名黄梅籍职工办理了五项社会保险,使在杭州务工的黄梅籍职工参保人数扩大到近2000人。
针对商贸企业点多线长、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该局大力转变工作作风,一改过去简单下达限期参保通知书的做法,主动上门与企业加强沟通,帮助其排忧解难,用真情服务赢得扩面。黄商黄梅购物中心是该县一家大型商贸企业,每到年底急需大批零钱。扩面专班工作人员得知后,主动想办法帮助调剂,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对此,中心总经理童华英说:“劳动保障部门这么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他们的工作!”于是,该中心将100多名促销员全部纳入了养老保险参保范畴,开创了全县商场促销员参保的先河。
该局还严格执法促扩面,对拒不办理参保手续的企业,统一移交劳动监察大队依规处理。近三年来,仅此共新增扩面1230人,有效提高了参保覆盖面。
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将社会保险工作指标纳入“五干”考核体系。年初,县委、县政府在制订“五干”考核指标时,将社会保险工作作为考核指标之一纳入考核范围,建立考核机制,落实奖惩措施,稳步扩大了全县社会保险覆盖面。
强征缴:善织网
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和清欠,是编织社会保险保障网的关键。为此,该局狠抓基金征缴和欠费清理,确保应收尽收。对历年来与社保经办机构签订偿还欠缴社保费协议的20家企业进行重点稽核,不定期深入企业突击清查账目,摸清企业缴费能力,下达催缴通知书;对一时难以变现资产的改制企业,督促其签订还款协议,制定还款计划;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筹措资金清偿企业欠费。该县粮食核心商业区拍卖后,县社保经办机构抓住机遇,立即上门督促企业主动缴纳了改制所欠的养老保险费600万元。该县原国有企业第一棉纺厂和钢铁厂由于企业破产时资金缺口太大,拖欠养老保险费近500万元。去年,该局争取县政府的支持,筹措资金一次性清偿了欠费。据统计,近3年来,该县共清收企业历年欠缴社会保险基金4000多万元。同时,以电话和发放催缴通知书等形式,督促企事业单位按时足额缴费,确保了保险基金及时入库。 狠抓申报和稽核,核准缴费基数。组织专班,严查用人单位瞒报工资、使用临时工不缴费和无故欠费等现象,促使用人单位如实申报、如数补缴,确保应收尽收。在用人单位每月申报缴费工资时,坚持“三不接受”原则,即:资料不齐全者不接受、无职工签字的不接受、单位不作出承诺的不接受,在制度和程序上对用人单位进行严格约束和规范,全力做好养老保险核定工作。近3年来,共查出企业漏报少报职工1600余人,补缴社会保险费800余万元。
开展“续保工程”,实现“颗粒归仓”。针对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逐渐增多的实际情况,该局大力开展“续保工程”,成立劳动保险代理服务中心,方便广大参(续)保人员缴费。在接续工作中,实行灵活缴费政策,简化缴费手续,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吸引断保人员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实行告知制度,及时下发《职工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卡》,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接续工作,确保其参保的连续性。近3年来,共续保23000余人,收缴养老保险费9000余万元。
严管理:系好网
在加大扩面征缴力度的同时,该局向内使劲强管理,从机制上堵住社保基金支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漏洞,严防养老保险基金流失。
严把退休审批关,减少基金流失。针对申请特殊工种退休人员逐渐增多的情况,该局加大了对申请特殊工种退休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力度。组织人员深入到各厂矿企业,按照人员、岗位、资料“三对照”的要求,对申报特殊工种退休的人员逐一进行核实和认定,并将认定结果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认定,共取消了200多名不符合条件人员的退休资格,减少了保险基金流失。针对少数人员退休时个人信息资料失真的情况,该局机关事业单位保险经办机构坚持“内查外调”的办法,从是否参保、工龄、退休时年龄、退休手续等方面着手,杜绝了欠费退休、提前退休等弄虚作假现象。
严把待遇审核关,查处虚报冒领行为。为杜绝虚报冒领养老金现象,2007年10月份起,该县劳动保障部门每年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资格认证工作。专班人员入山区,进湖区,从采集个人指纹和图像信息入手,核定离退休人员生存状况,为认定其领取资格掌握第一手资料。在信息采集中,对于卧病在床的人员,采取上门采集;对于外出未归的人员,实行自行申报或利用网络视频采集;对居住外地不知情的人员,多方督促其进行信息采集。与此同时,认真核定个人档案、相片档案,做到个人档案、相片档案和指纹档案“三统一”,有效防止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仅此,每年可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流失150万元以上。
严把基金监管关,确保基金安全。严格基金管理是规避基金运作风险的有效途径,3年来,该县劳动保障部门加强与地税、银行和财政等部门的联系,针对基金征缴、运转和核对等环节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并严格实行社会保险基金与办公经费分账管理、分账运行的办法,健全基金预、决算制度,切实做到收支有计划、管理有制度、运转有监督,确保了基金安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