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市供销社加强“三社一院”建设纪略

2020年11月02日 10阅读 来源:黄冈日报 2014/1/14

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和庄稼医院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黄冈市供销社加强“三社一院”建设,打造了为农服务新平台。

到2013年12月30日,全市恢复发展示范基层社15家、达标基层社10家,基层社乡镇覆盖面达87.3%;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210家、改造180家,村级综合服务社总数达到2239家;建设示范专业合作社10家(其中全国总社示范社1家、省社示范社4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34家;建设新型庄稼医院22家,其中获得全国总社科技示范项目1家。“三社一院”建设得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省供销社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去年10月11日,市供销社主任王礼金被全国总社确定为地市级供销社的唯一代表,在全国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去年12月13日,市委书记刘雪荣同志在市供销社工作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市供销社开拓创新、服务三农,成效显著,值得充分肯定。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恢复发展基层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市供销社制定指导文件,相继出台《黄冈市供销社关于加快恢复和发展基层供销社的指导意见》和《黄冈市达标(示范)基层供销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建设标准、工作方法和考核机制。省供销社全文转发这两个文件,全国总社多次刊发工作信息。

各地利用基层社资产、网络等优势,科学制定规划,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基层社建设。黄州区路口、红安县八里、麻城市白果等基层社通过发展经营服务网络带动基层社恢复发展,租赁盘活供销超市,改善基层社办公条件,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庄稼医院。团风县方高坪,麻城市中驿,罗田县三里畈,浠水县团陂、洗马等基层社通过土地开发和招商引资,新建集超市、办公、商品配送站于一体的综合楼。英山县彭畈基层社将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基层社整合一体,成为“三社合一”成功典范。罗田县九资河、胜利,浠水县巴河等基层社将做大做强茯苓、板栗、水产品等特色产业作为恢复发展基层社的重要手段。武穴市梅川、花桥、石佛寺、余川等4家基层社全部达到示范基层社建设标准,力争成为全省基层社建设的排头兵。

加快改造综合服务社提升信息化水平

去年,市供销社加大了对已建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升级改造。通过配备电脑pos一体机、扫描枪、打印机和进销存等管理软件,搭建网上购物、一站式缴费、信息采集发布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村级综合服务社经营性服务功能、代理性和公益性服务作用。

积极争取政策扶持。省供销社在创建数量、项目申报、补助资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省财政给予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补助资金210万元。省供销社裕农电子商务公司为村级综合服务社信息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了综合服务社提档升级。

严格建设标准。村级综合服务社实行“三制”:管理上的民主制、经营上的配送制、合作上的合同制;达到“五有”标准:有各项管理制度、有统一的服务公约、有商品明码标价、有商品销售台账、有代办服务台账。武穴市供销社实行统一办理营业执照,建立完整档案,配备全套电脑pos收银机,分别与村委会、村级综合服务社签订共建共管、理事长聘任、经营承包及商品配送协议。

加强服务监管。市、县两级供销社加强与相关职能和服务部门的协调,争取在资金扶持、人员培训、证照办理、行政许可审批和代理业务上给予支持。通过专班督办、领导现场督办、会议督办和通报督办等形式,使创建工作既按期完成任务,又达到规范要求。

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助农增收渠道

加强引导,通过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建设服务月”活动,引导各地积极创建全国总社和省社示范社,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罗田九资河茯苓专业合作社被全国总社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后,在当地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争取政策支持,鼓励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政策支持。重点向示范性合作社和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地方特色产品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黄州天蓝农资、麻城青源油茶、罗田九资河茯苓和黄梅良湖等省社示范社每社获得2万元的资金补助。

完善机制保障,规范发展。督促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办事、注重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建设和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实行社务、财务公开,完善产权关系,强化民主管理,改善经营管理和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开展维权行动。武穴罗城植保专业合作社年终分红返利3万余元,帮助农

户每亩增收110元以上。

示范建设庄稼医院增强为农服务能力

依托基层供销社和社属农资公司,开办集“农资配送中心、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庄稼医院”于一体的新型庄稼医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庄稼医院为农服务能力。市天绿贸易有限公司在黄州区堵城庄稼医院率先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举办农技知识讲座20多次、免费发放农技知识宣传材料近1000份、培训农民400多人次和农资农家店店长60人次,投资20余万元购进智能终端配肥机2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促进了农民增收节支。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推动全市系统庄稼医院建设。武穴市石佛寺庄稼医院严格按照“统一店牌标识、统一连锁配送、统一质量承诺、统一明码标价、统一管理制度”的要求,规范院貌环境、设备设施、商品陈设、服务条约。聘请2名农艺师,为农户提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科技信息、测土配方、农机具租赁维修等服务,被纳入全省首批示范庄稼医院。市社组织各地现场参观学习,带动全市庄稼医院建设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武穴花桥庄稼医院向广大农民朋友提供科技信息、农资供应、农机机耕、测土配方、农产品加工、销售等5类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的时间成本和营运成本,年供应化肥1000吨、农药15吨,每年庄稼医院创收100万元以上,为当地农民增收100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该社申报全国总社科技示范项目获得成功,按照合同内容开展科技服务“三农”活动,受到农民群众欢迎。

通过不断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搭建起了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新平台,提高了供销社的整体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3年实现商品购销总额149.6亿元,利润1515万元,上缴国家财税总额4091万元。近年来,市供销社连续两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被省供销社评为“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供销社正成为经营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作用不断体现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刘锦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