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区两带”发展战略是蕲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所谓“三区”,就是着力建设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区、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和蕲春经济开发区;“两带”就是打造沿江经济带、蕲太城镇带。
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区总规划面积400平方公里,总投资约40亿元,由七大板块组成:一是以华中影视文化基地、国际健康论坛、乡村俱乐部、水上运动中心等为重点的赤龙湖健康生态旅游区;二是以李时珍文化街、李时珍主题文化公园、玄妙观、昭化寺等为核心的蕲州中医药文化及历史文化旅游区;三是以南天河漂流、太平避暑山庄和桐梓温泉等为支撑的云丹山风景区;四是三角山名胜风景区;五是横岗山森林公园名胜风景区;六是仙人台名胜风景区;七是管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力争通过5至10年的不懈努力,把该区建设成为集健康养生、商务休闲、教育科研文化、运动疗养、观光旅游及健康环保于一体的国际化旅游区,逐步把蕲春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健康之乡。
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是经省政府和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全省唯一医药专业园区,列入了全省重点医药经济园区建设规划,由北园和南园组成。力争通过5年努力,把该园区建设成为以中医药产业为特色、以生物医药为支撑的全国重要的医药加工基地。
蕲春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园区内规划建设电子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温州工业园、东莞工业园、陶瓷工业园七大专业产业园。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百亿园区、工业新城。
沿江经济带上至彭思茅山,下至蕲州扎营港,全长32.5公里。重点打造蕲州银山建材基地,蕲州、八里船舶物流基地,管窑、彭思能源化工基地,将三个基地连成一线,逐步形成沿江工业走廊。蕲太城镇带上至檀林,下至蕲州,覆盖檀林、大同、张榜、漕河、蕲州等11个乡镇办。重点是以蕲太公路为主轴,以产业兴镇为支撑,通过产业化带动城镇化,通过城镇化促进产业化,形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城镇带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蕲春最大的县情是沿江贫困县,最大的特色是李时珍人文资源,最具潜力的优势是青山绿水、大江大湖,这些优势、这些特色都集中在“三区两带”上。实施“三区两带”发展战略就是坚持从蕲春实际出发,弘扬优势,彰显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 “三区两带”是全县的资源富集区、工业集中区、产业聚集区和城镇核心区,具备率先发展的有利条件。
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发挥“五驾马车”在保增长促发展中协同发力的作用。一是要用“招商引资”这驾马车保增长促发展。今年,我们将以更大的力度抓招商引资,大力推进招商兴农、招商兴城、招商兴游、招商兴贸、招商兴文,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真正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第一抓手”,成为促进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是用“跑项争投”这驾马车保增长促发展。围绕大厂、大路、大桥、大河、大湖、大码头、大灌区、大城建、大旅游、大生态、大院校、大民生来策划项目、包装项目、组合项目,力争有更多大项目进入国家投入“笼子”。
三是用“全民创业”这驾马车保增长促发展。要放开思想、放松政策、放活管理、放开领域,放心放胆、放开手脚,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全民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大力发展各类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专业户,大力发展专业协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形成“能人办企业、百姓创家业、干部干事业、人人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
四是用“金融信贷”这驾马车保增长促发展。抢抓国家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抢抓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机遇,抢抓扶持“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机遇,加大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放贷力度,在放贷中支持地方、扶持企业、发展自己。
五是用“总部贸易型经济”这驾马车保增长促发展。把发展总部贸易型经济当作一项产业和替代财源、即期财源来抓,力争有一个大的飞跃。(蕲春县委书记熊长江 蕲春县人民政府县长徐和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