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猛涨,湖泊告急,河港漫堤;山洪暴发,洪流滚滚,危在旦夕。
6月30日至7月4日,黄梅县遭遇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308毫米,远超历史峰值。黄梅全域16个乡镇灾情严重,汛情紧急。
在罕见的洪灾面前,百万黄梅干部群众党群携手,军民合力,众志成城,取得了无一处重大溃口、无一人伤亡的阶段性胜利,奏响了一曲曲防汛抗灾的壮丽战歌。
及早动员,全民皆兵,打响防汛抗灾总体战
黄梅“头顶三盆水(古角、垅坪、永安三大水库),腰系两只壶(太白湖、龙感湖两大湖泊),身披四条带(古角、垅坪、小溪、考田四条大河),脚踩一条江(长江)”,是全省有名的“水袋子”,防汛任务重、压力大。
以太白湖为例,从6月20日至今已连续21天超设防水位,连续13天超警戒水位,连续6天超保证水位,长期高水位浸泡的45公里圩堤全线告急,其中大河镇黄桥村段和蔡山镇王二房段,发生多处重大管涌险情。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该县科学决策,提前谋划,在汛期来临前积极落实各项准备和防范措施。黄梅县委书记马艳舟说:“要把功夫用在大汛之前,不打无准备之仗。”
早在5月7日下午,黄梅进行全县动员,将防汛抗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全面进入临战状态。
该县投资100万元,对山洪预警系统进行升级。五祖镇、柳林、停前等山区乡镇得益于提前预判和科学预警,在6月30日强降雨之前,当地镇村干部提前对危房住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连夜劝离转移,累计避险转移2543人,一夜倒房1000余间但无一人伤亡。在6月19日凌晨的柳林乡中学泥石流事故中,现场67名学生也无一人伤亡,且无一人因灾漏考缺考。
水利部门在6月初,将西隔堤新严闸除险加固工程闸门安装完毕,比原计划提前了2个月。
修订防洪调度方案、及早备足防汛物料、组织专家拉网式排查隐患、提前对水库泄水、沿江三大泵站提前启排……一系列防范措施,效果明显。
7月3日,太白湖超保证水位,龙感湖超警戒水位。黄梅县发布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动员全民参与。
县委书记马艳舟、县长屈凯军等县“四大家”领导赶到一线,乡镇主职靠前指挥。县防汛抗灾指挥部建立联防联动协调机制,加大险情汛情灾情监测和报告频率,实行24小时集中办公,建立防汛微信平台,缩短联防联动响应时间。
县直机关单位选调2490名干部和3800多名镇村干部率5000余劳力紧急上堤,驻守在45公里的太白湖圩堤和50余公里的西隔堤上,开展查险抢险。
县纪委牵头成立三个专班,昼夜巡逻查岗,确保履职尽责,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面对今年雨情,黄梅先后打赢了6月18日、6月28日两次降强雨的山洪灾害遭遇战和6月30日至7月8日的太白湖、龙感湖“两湖”抢险攻坚战,保证了境内江河湖库和大渠大港可控度汛,取得了无一处重大溃口、无一人伤亡的阶段性胜利。
党旗猎猎,战鼓声声,打赢应急抢险攻坚战
大堤上,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风雨中,一个个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水浪里,一批批人民子弟兵奋勇作战。
黄梅广大党员干部把抗洪抢险的现场,当成“两学一做”、锤炼党性的考场,视作保家卫民、鏖战洪魔的战场。
他们之中有不忘初心的老者,有作风过硬的干部,有不畏艰险的党员先锋,有意气风发的青年,有铁骨铮铮的军人,正是他们以决战决胜、不胜不休的精神,筑起一条条不垮不破的钢铁长堤。
马艳舟、屈凯军不分昼夜,到达一线,在营救170名受困群众的杉木乡梅山村,在解救60名学生的柳林乡中学,在太白湖抢险现场,在龙感湖的堤坝上,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大河镇党委书记於春明20多天坚守防汛一线,20多天未见妻儿一面。他说:防汛是一场攻坚战,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在重要关键时刻,就要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履职尽责,吃点苦受点累不算什么。
已近60岁的蔡山镇正科级干部王远芳,刚做了手术出院不久,伤口还没完全愈合,就主动请缨到太白湖下游的鸭蛋洲险段防区挂帅。该镇镇长吴建浩说,只要有他在,当地干部群众就有了定心丸,目前已出色完成了30多次抢险任务。
刘佐乡段窑村委会副主任、民兵连连长蔡先国,爱人已是癌症晚期,面对严峻的汛情,他选择坚守在四圩堤防汛一线。他说:既然老百姓选我当干部,我就必须舍小家,顾大家,否则就愧对百姓。
郭小停,下新镇马鞍村三组组长、入党积极分子。6月19日,该村大门塘水库的涵闸门无法开启,洪水漫过了坝顶,水库面临溃坝危险,唯有通过人工潜水系绳提闸。紧要关头,郭晓停大喊一声:“我是党员,我下去!”鉴于他在抗洪抢险中的突出表现,党组织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
黄梅严峻的防汛形势,引起上级的关注和关心,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冯晓林,市委书记刘雪荣,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肖伏清,市委副书记刘海军等领导到达黄梅指导。
7月4日上午,太白湖蔡山镇王二房段大堤上,大雨倾盆,管涌、溃口时时威胁大堤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某舟桥旅4营12连60名官兵上午九时刚到黄梅便直奔现场投入战斗。
打木桩、铲土、垒沙包……谢永富和谢永桂双胞胎兄弟和战友们一刻也不停歇。中午12时许,该旅野战炊事车送来了午饭,与此同时,堤坝所在的黄梅县蔡山镇王二房村村民们也自发送来了盒饭。“情况太危险了,大家都想赶紧排除险情,哪里顾得上吃饭!”
当日14:20,战士们已连续搬运沙袋5个多小时。当地群众自发组织给他们送来馒头和矿泉水。此时,险情得到暂时缓解,在当地群众的反复劝说下,战士们接过馒头,顾不上雨水和身上的泥水就吃了起来。这感人一幕被拍下传到网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湖北日报等媒体的官方微博纷纷转发,成千上万网友在微信、微博转发点赞,迅速成为“网红”感动中国,网友们亲切地称这队最可爱的官兵为“兄弟馒头连”。
从7月4日至10日,某舟桥旅300官兵转战黄梅太白湖、龙感湖、西隔堤,与黄梅干部群众一起,打赢了1300多场应急抢险战斗。
与此同时,黄梅驻地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干警也先后参加了150多场次的攻坚战。
在解放军和武警消防官兵的感召下,小池滨江新区103名退伍军人自发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他们与舟桥旅官兵一起,共同奋战在黄梅县西隔堤抗洪抢险第一线,他们以实际行动彰显军人本色。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好抗灾救灾持久战
7月10日凌晨2时,黄梅县太白湖大河镇黄桥村责任段,屈凯军来此检查值班巡逻情况。“一定要作好防大汛、防长汛的思想准备,克服麻痹、松懈、厌战情绪,打一场防汛抗灾的持久战。”屈凯军反复叮嘱值班人员说。
据屈凯军介绍,黄梅提前一个月入汛,主汛期尚未来临,加之北部山区来水不断,长江水位居高不下,河塘库港将面临长期高水位浸泡的严峻形势。稍有闪失,将严重威胁京九、合九铁路,福银、沪渝高速及105国道等国家交通干线和百万亩良田、百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查险是除险的基础。黄梅抽调2490名县直干部,与4000多名镇村干部,带领2万余名劳力共同巡堤查险,按6人1组,每组负责1公里,每小时一巡查,把好守卫生命堤的第一道关口。
同时,该县广大工矿企业、工商业、建筑业和青年大学生,成立了120支5000人的突击队,随时待命迎战。
“你为人民劳苦功高,我为英雄打伞撑腰”,黄梅人寿保险公司和人保财险公司也积极参与,自愿全额出资为全县防汛人员提供三个月的意外伤害保险保障。
社会捐赠爱心如潮,全县1000多家个体工商户与企业和3000余名爱心人士共计捐款捐物价值2000多万元。
尽管自7月6日天气转晴,但黄梅雨歇人不歇,紧急筹措资金4500万元,对西隔堤、太白湖圩堤、张湖圩堤、东喇叭湖圩堤全线重点险段采取子堤加高、平台加固等措施,确保在7月15日之前完成全部加固工程。同时在危险地段备足应急防汛器材,提高圩堤高水位、大风浪的抵御能力。
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命令,黄梅从7月5日全面启动西隔堤芦竹埂1.6公里险段加固工程,采取分段作业、任务包保方式,到7月9日距离100小时时限提前19小时完成工程任务,为西隔堤的防汛保安打牢了基础。
在长江黄梅段,小池、刘佐、新开、蔡山、分路等沿江乡镇已组织人力3125人,架设哨棚131个,正在进行全面彻底的清障除杂,加强巡堤查险频次和力度,为应对更高的长江水位打下基础。
同时,黄梅坚持一手抓防汛抗灾,一手抓农业生产自救。停前、苦竹、独山、大河、五祖等山区乡镇积极开展以抢抓排渍排涝、抢抓修复设施、抢抓作物采收、抢抓田间管理、抢抓防疫防病、抢抓补种补苗为重点的行动,力争将75.7万亩的农作物受灾损失降到最低。
(王政 刘远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