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穴石佛寺镇加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2020年11月03日 10阅读 来源:黄冈日报 2013/7/22

7月12日,武穴市石佛寺镇农产品加工园内一片忙碌景象,落户该园的湖北福康油脂公司、湖北富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们正在忙于厂房建设、设备安装。 

去年以来,位于石佛寺镇境内的武穴经济开发区火车站工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该园区规划总面积达33.58平方公里。石佛寺政府按照建设武穴中部工业新城的总体要求,采取“一区多园”建设模式,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原则,在规划园区内按产业类别进行产业聚集和整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广药生物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园3个产业园。 

一批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较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纷纷落户农产品加工园。“农”字号企业的聚集发展,实现了引进一个企业、带活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产业化开发效应。 

谈起石佛寺镇农产品加工园建设的起因,武穴市委常委、石佛寺镇镇委书记雷洪深有感触地说,石佛寺农产品加工园所在位置,过去只有少数几家棉花加工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随着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发展,镇委在发展思路上有了新的构思:建立一个黄冈市首家农产品加工园,专业招商引进“农”字号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挥聚集效应,实现本地粮棉油农产品的转化增效,提高农民收入。 

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石佛寺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该镇就是全国叫得响的粮棉油生产大镇,有“全国油菜看武穴,武穴油菜看石佛寺”的美誉。当时陈佑云村的农民陈大牛,因是油菜生产上的一面旗帜,被评为全国劳模。 

2011年,该镇观湖村农民因棉花单产夺得全国第一而名噪一时。石佛寺历来是粮棉油生产大镇。此外,石佛寺镇优越的区位优势,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锦上添花。该镇是“三长交汇”之地,全国最长的铁路(京九铁路),全国最长的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全国最长的水上交通(长江)交汇于此。市内的武石大道、石松公路在镇中心交汇,可谓道路纵横交错、南北相连,交通区位优势“得中独厚”,农产品加工原料的运进和加工产品的运出都十分便利。 

为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农产品加工园,近年来,石佛寺镇从完善配套功能入手,先后投资6400多万元,完成征地3013亩,平整土地2600亩,硬化了3条主干道3.5公里,完成了10KV高压专线和天然气管道建设工作,实现了基础设施“六通一平”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的“四化同步”,有力地提升了园区整体形象。 

坚实的种植业基础,优越的区位优势,加上优惠的招商政策,吸引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产业园区。这些企业面向“三农”,发挥聚集效应,带动武穴及周边大宗农产品的种植和深加工,解决农副产品的卖难局面,吸纳1万余名当地农民就业,实现他们“离土不离乡,就近就业增收”的愿望。 

2011年4月落户农产品加工园的湖北福康油脂公司,是鄂东地区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公司征地128亩,投资3.5亿元。 

该公司总经理郑山介绍说,公司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可年加工油菜籽20万吨以上,其中70%左右的菜籽来源于本地,原料来源地还辐射到邻近的浠水、英山、九江等地。年加工产值突破10亿元,可解决当地300名农民就业。为武穴油菜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后劲。 

湖北富之源生物有限公司于2012年5月进园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征地56亩,投资8000万元,整个项目建成后可年产5万吨微生物菌种和10万吨生物肥料,年产值达2.6亿元,利税3000万元以上,安置劳动力200人。该企业的红薯深加工项目建成后,可年消化10万亩红薯产量。 

三惠冷链公司项目建成后,可年处理生猪100余万头,年实现产值过亿元,税收过百万元,解决100人就业,促进武穴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园区内一批“农”字号企业的快速发展,吸引和集纳了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前来扎堆创业。老板们看中了石佛寺这片开放开发热土上农产品加工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辐射效应。 

广东忠华集团投资2亿元的10万吨棉花收储及加工项目和香港高隆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的薯类深加工项目已签约动工建设。今年,加工园新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包括华纺集团40万锭纺织项目、宝迪畜产品深加工项目、襄大畜牧养殖加工项目等一批投资过亿元、产值过10亿元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项目。这批企业的落户,必将带动武穴及其周边地区棉花、畜牧养殖业的大发展。 

目前,已有20家规模企业落户农产品加工园,2013年,园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18个,投资总额3.8亿元。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预计全年有望突破60亿元。 

链接: 

石佛寺镇位于武穴市中心腹地,下辖29个行政村1个社区,24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5.4万人。该镇国土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亩,水域806公顷,林地14公顷。农业以粮食、棉花油菜生产为主,工业以轻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这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京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在这里交汇,是鄂赣皖交通门户和物资集散地。 

去年以来,以武穴经济开发区火车站工业园和武穴市现代农业加工园为依托的火车站工业新城拉开建设大幕,该镇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万亩园区、百家企业、百亿产值、亿元税收”的工业园区,成为武穴乃至黄冈的示范园区。 

2012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16.73亿元,同比增长28%;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同比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5亿元,同比增长33.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亿元,同比增长28.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60元,同比增长19.5%。(周卫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