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同步产城一体勤勉敬业扮靓杜鹃花城,项目支撑创新驱动务实亲民造福老区乡亲。”这是今年2月9日除夕夜,麻城市委书记杨遥在新浪微博编织的一条“围脖”。
年终将至,本报报道组前往麻城采访。从麻城经济开发区到麻城最北部的福田河镇,听政府部门说招商,听企业老板谈投资,听乡镇基层干部话工作……所见所闻中,发现有一个词堪称麻城“热词”——“五个麻城”(绿色麻城、实力麻城、文化麻城、效能麻城、幸福麻城),让记者印象深刻。
2012年,在黄冈市三级干部大会上,明确了麻城“争当创新试验的先导区”发展定位和实施“五城同建,跨越发展,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的战略举措。今年该市市委、市政府围绕“双强双兴”的发展重点,着力打造“实力麻城”。麻城市市长蔡绪安说:“‘实力麻城’是麻城建设大别山区域经济中心的杠杆,是实现‘五个麻城’的关键”。
“龙池思路”,打造经济升级版
一辆辆施工车往来穿梭,在干燥少雨的冬季大地上扬起尘土,繁忙火热的建设气氛扑面而来。“龙池目前已经进入招商选资阶段,在这90多亩土地上落户的3个项目是从9个项目中遴选出来的,每亩税收8万元”,麻城市龙池办事处党委书记周斐在规划占地近400亩的龙池商贸物流园里自豪地说。
龙池办事处位于麻城北,紧邻麻城老城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南扩西进东拓的大发展格局拉开,昔日“皇城脚下”的“龙老大”,一度迷失了发展方向,放慢了发展脚步。龙池该怎么发展?龙池的优势在哪里?围绕这一命题,龙池新一届班子开始搞调研、找定位。
思路决定出路,找准定位方能破除发展瓶颈。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龙池提出,要围绕城区做产业,产城一体,建设龙池商城城市综合体,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实现老工业园区提档升级、新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定位和发展举措。
开拓发展空间、打通交通脉络、完善配套设施,龙池实干苦干,实现了华丽转身。在今年6月的百日大征迁活动中,龙池收储土地3000亩,极大地开拓了发展空间;打通麻城西环北路、北环西路等4条道路,突破交通发展障碍,让龙池从高速公路和铁路围成的“井”字中跳了出来;新园区的“六通一平”工程,进一步完善了相关配套,让土地身价“大涨”。
寸土寸金,如何让土地吐真金?龙池的答案是:向土地要效益,招商选资,抬高引进企业和项目的门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为此,龙池招商“约法三高”:高地价,平均每亩地价在10万元以上;高门槛,落户企业投资额要在300万元以上;高税收,约定每亩税收在5—8万元。
“龙池思路”是麻城打造经济升级版的缩影。今年9月,投资50亿元的麻城中工现代装备产业园正是以其集约高效用地,通过龙头企业带配套企业,“以商招商”,打造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实现麻城产业升级,成功抢滩麻城经济开发区。目前,该园区一期300亩27栋厂房正在加紧建设,已签约9家入园企业,签约投资金额11亿元。同时,园区正在落实中建建材水泥设备和远大电器两家上市公司的招商。湖北仁齐科技有限公司是今年3月投产的一家高新科技企业,主要生产电容式触摸屏及OCA材料,在通讯终端、家用电器、车站导航、3D眼镜等领域应用广泛。公司专门为华为、中兴、LG、三星等国内外知名公司作定制方案开发,目前拥有50人的研发团队,9个国家专利,计划2014申请国家高新产业。
科技引领,产业提质,规模集群,经济升级。今年,麻城大手笔打造经济升级版,抒写了“实力麻城”的壮丽篇章:3个投资过50亿元的项目(大别山科技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中部石材产业园),1个投资过30亿元的项目(华中家电产业园),13个投资过5亿元的项目;工业重点发展汽配冶金、新型建材、电力能源、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五大集群”,打造“千亿园区、百亿产业、百亿乡镇、百亿企业”,元至9月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4.6亿元,同比增长24.73%。商贸物流业重点打造中部石材集散中心、鄂豫皖农商物流港、麻城商贸物流城、大别山农机农资农产品大市场、新老城区城市综合体“五大市场”。
“福田样本”,走出特色农业路
11月22日,继通过中药材GAP认证后,麻城福白菊获批“湖北省优质农产品”称号,为我省首个获此殊荣的中药材品种。授牌仪式上,麻城市长蔡绪安讲了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麻城福白菊原野生于大别山一奇峰之上,宋太宗年间(公元997年),由福田河境内名寺纯阳寺道士移植于纯阳山周围,因“净美香幽具驱邪之气”,被道教信徒移栽到庭前院后观赏。至明清,在福田河籍高官名流倡导下,当地百姓摸索出一套福白菊耕作、繁殖、烘制、储存的技术和经验。自此,麻城福白菊被当地官员当作进贡的贵重礼品。
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也是一个现代企业打造品牌的故事。
2008年,中国医药网络集团收购原麻城制药厂,成立湖北凤凰白云山药业有限公司,集药品、食品、中药饮片的生产、经营、研发于一体。2009年以来,该公司致力于打造“纯阳山胎菊”品牌,纯阳山、明钼系列菊花茶通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纯阳山胎菊”花茶被评为第九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和首届大别山旅游产品金奖。2013年,公司与福田河镇仙羊岩村联合实施菊花、金银花等药材的规范化种植项目,建立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力争建成全国首个菊花GAP基地。公司常务副总苏小飞说:“目前纯阳山菊花走品牌产业之路,已实现高山有机化、种植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链条化、销售网络化。”
“麻城福白菊”的主产区福田河镇有菊花加工龙头企业6家,菊花专业合作社50余家,有300余个菊花营销专业经纪人。今年,该镇共建设标准化基地10000亩,实施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
目前,麻城市已制定福白菊产业发展规划,坚持“突出特色,壮大规模,提高标准,做强产业,打响品牌”,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麻城建设为全国菊花第一大基地,创一批中国名牌的麻城福白菊产品,做大、做强、做优麻城福白菊产业。
杜鹃花、福白菊、山茶花、玫瑰花、杏花并称麻城“五朵金花”。如今,麻城杜鹃已红遍全国,千年福白菊也将香飘万里。打造“五朵金花”品牌,建成华中最大的“茶花大观园”和全国首个菊花GAP基地。目前大别山花卉苗木城正在建设。推进农业、旅游、文化领域的产业与品牌的深度融合,做强产业、打响品牌是麻城农业的特色之路。
“移民公园”,彰显城市软实力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历史上曾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说法。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麻城的孝感乡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从这里源源不断迁出的人众,几乎填充到了四川省的每一个角落。泸州《王氏族谱》等典籍、新修忠县《叶氏宗族谱》、内江《黄氏族谱》、江津《幸氏族谱》等,均有这一时期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入川的记载。由此,麻城孝感乡与山西洪洞大槐树、广东南雄珠玑港、福建宁化石壁村等一起,被并誉为中国的八大移民发源地。川渝几千万麻城后裔,寻根问祖,找寻精神家园,代代赓续,相约成习,世称“麻乡约”。麻城自古人文昌盛,是书第之乡,明清时期进士、举人有近600人,曾一朝诞生136名进士,全国少有。
追寻历史的脚步,文化的脉络渊源不断。如何挖掘历史文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是摆在麻城人面前的一道题。
建设“移民公园”,打造“川渝老家、市民乐园、文化窗口、艺术殿堂、城市客厅”,麻城已经破题。麻城孝感乡文化产业园位于新老城区的接合部,用地总面积约83公顷,遵循“生态化、特色化”,以“移民文化轴”为主、“科举文化轴”为辅,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在两轴上错落分布着进士同瞻、落下唱晚、漫山红遍、杏花遥指、幽谷拾趣、儿童乐园等景点。
产业园建设采用开发权拍卖模式进行融资。目前,两条道路延伸段及原将军路改造段已完成下水道铺设、路面平整和绿化带基础成型,道路刷黑已完成90%;移民文化轴已完成土方平整,正在进行主体建筑施工;科举文化轴正在进行土方平整;古建筑用木材已进场并开始加工;景观工程建设已开工启动。(记者吴国茂 孙志鹏 龚丽君 张松林 通讯员万永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