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共同缔造幸福“花城”——麻城市创新城市管理工作探索

2020年11月02日 10阅读 来源:黄冈新闻网 2019/10/17

麻城新貌

几年前,来到麻城,远看高楼林立,近看脏乱差突出,交通秩序混乱,占道经营严重,建筑立面破旧,空中管线密布,城市功能缺失,被人戏称“麻家大湾”。

金秋时节,记者踏访麻城,只见街头管理有序,街道通畅整洁,商贩划行入市,背街小巷翻新,到处花团锦簇,道德文化墙映入眼帘,城市面貌脱胎换骨,变得温馨而充满活力。

近两年来,麻城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在麻城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城管大会战、创建卫生城”为抓手,以“八化”为依托,积极探索“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共同缔造理念,以群众反映最突出、最紧迫、最需要的愿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打响了一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和持久战,探索了一条既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又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城市管理新路子。

着力改变城市管理低效,管理水平落后状况——

注重顶层设计 高位推进整治

麻城,素有大别山“花城”之称,名列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近年来,随着新老城区同步开发建设,麻城市建成区达到4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有18个社区,城区常住居民超过10万户,达35万人。

然而,因城市落后的配套设施、低效的管理水平、脏乱差的环境,以及城市管理投入不足,导致在黄冈市数次考核排名比较靠后。这与市民的期盼,与建设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极不相称。

工作的短板,就是努力的方向。2017年2月,麻城市组织“四大家”领导及城建指挥部人员共10余人,到黄冈市区寻求管理城市答案。通过参观学习,发现了差距,坚定了知耻后勇的决心。

“我们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化压力为动力,把问题当课题,来一次由内及外的思想大革命,坚决打赢这场硬仗。”麻城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迅速召开高规格动员会,发出指令枪。

——顶层设计,建章立制

结合考察情况和麻城实际,出台《麻城市区城管大会战工作方案》《麻城市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麻城市区门前四包庭院三包工作方案》等六个方案和一个考评办法。

创新推出“一带九进网格”,对进驻网格的“九类人员”定人、定责、定岗、定时、定管理标准、定奖惩制度的“六定”责任制,网格化管理制度、社区清扫保洁制度落到实处,周五“全民卫生日”制度基本形成,构建统一领导、条块结合、协调一致、运转高效的“大城管”“大创建”格局。

——大员上阵,高位推进

成立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实行“市级领导挂点、市直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参与、职能部门进驻”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市“四大家”领导全员上阵,挂帅蹲点,18个牵头单位,80个共建单位,还有20位“三办一区”的同志,与18个社区组建18个基层战斗群,市直部门干部、社区干部、城管执法队员、社区保洁员、片区民警、协管员、市政管理员、“门前四包”管理员和城管志愿者等统一被纳入网格,强力推进网格化管理和“门前四包”“庭院三包”责任制,形成社区、单元小网格、临街单位层层担责的管理体系。

——奖惩激励,示范引领

麻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以“八化”(硬化、净化、绿化、亮化、洁化、美化、序化、文化)为创建目标,设立多个综合奖项和单项奖,采取明察和暗访相结合,按照“一月一检查、一季一排名”方式,排名靠前的得奖金介绍经验,排名垫底的要在大会上作表态发言,同时通过实行文明单位“一票否决”、履约金、拍照处罚、定期通报等制度,较好地形成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竞争态势。

与此同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路、示范庭园、示范小区、示范社区、示范巷道以及“门前四包”均给予奖励,极大地激发各单位、各社区以及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一系列含金又含情的体制机制创新,一个个投身现场的干群劳动画面,政府有形之手与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让这块红色土地凤凰涅槃,迅速掀起了一场由内到外的大变革。

2017年初第一季度考核,朝圣门社区排名倒数第一,社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补短板,全员参与搞创建,指挥部通过倒逼牵头单位、共建单位和保洁员比着干,政府通过奖补,推动社区、居民和社会共建设。不到半年时间,该社区综合考核排名逆转为顺数第一。

针对城市设施落后,市民参与度不高,脏乱差易反复发生——

大手笔投入 大力度宣传 大气魄治理

“城管会战以前也搞,但口头说的多,落实的少。社区年年做事,年年贴钱,导致社区的积极性不高。”鼓楼办事处朝圣门社区党总支书记邹功立如是说。

为此,麻城市政府采取政府资助、社区出大头、居民集资三结合方式,化解资金投入不足。2017年市政府统筹3000万元资金用于“城管大会战”,安排330万元用于“三办一区”社区环境治理奖补,18个社区按6元/人拨付保洁补助。从2018年起,统筹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这批资金轻松撬动了民间和社会资金,先后投入资金2亿多元。

政府的一瓢水,搅动了市场一池水。

“如果没有政府的奖补,我们这条400多米巷道,不可能这么快黑化、亮化和美化。”杨基塘社区党支部书记冯涛兴奋地告诉记者。

该社区地处老城区中心区域,采取三结合方式投入600多万元,让昔日脏乱不堪、杂草丛生的巷道变得井然有序,布满“牛皮癣”的墙壁变成一面面活泼生动的文化墙。

小厕所,大民生。

麻城城管在推动城区“厕所革命”过程中,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通过政府奖补,以社区作为建设主体,每座厕所建设奖补20万元,每年定补1万元,巧妙地化解选址难、管理难。2018年,新建改建厕所86座,“三年厕所行动计划”当年提前完成任务。

如何让广大群众从旁观者到参与者,进而成为管理者?

麻城城管在“城管大会战”中广泛发动社会各方力量,打响了一场“宣传战”,组织开展“城管大会战”进社区、进校园等文艺演出活动,宣传“城管大会战”的各项政策,各社区主动组织“三老一小”“1+10”等模式进行宣传,让“城管大会战”家喻户晓。他们在麻城广播电视台开办“城建城管进行时”“城管面对面”专栏,通过“城管E通”、微信公众号,搭建服务群众桥梁,让广大群众全面参与城市管理,让网格员成为信息宣传员。

2017年以来,在麻城市委、市政府带领下,迅速掀起“城管大会战”,发力向各种陈规陋习宣战,向各种违法和不文明行为亮剑,一时间迅速席卷了城市的每个角落。

两年多来,麻城城管着力开展环境卫生、市容市貌、设施缺失、广告杂乱、渣土管理、油烟污染等六个方面专项整治,大力实施“路面扩宽、下水道改造、道路硬化、墙面文化、打通断头路、道路亮化、绿植栽种”等基础建设。

两年多来,市区清除陈年垃圾、建筑渣土84000多吨,施划停车位6146个,硬化背街小巷104条,黑化背街小巷18条,清理乱堆乱放、拆除乱搭乱建建筑物11.8万平方米,清除乱种菜地10.2万平方米,拆除旱厕526座。

幸福嘉苑是城区最大的菜市场。以前,这里到处垃圾乱倒、污水横流、气味刺鼻、经营混乱;去年4月,市政府与相关单位合力投资200多万元,进行提档升级,一座现代化的标准农贸市场取代过去旧菜场,购物环境如同超市,商户生意火爆,心里乐开了花。今年3月起,麻城又全面启动“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通过动员18个社区网格和各乡镇、办、区(园)齐发力,对城区主次干道、支街小巷、居民小区、单位庭院、城乡接合部、垸(组)开展“搬家式”大扫除、大清理、大清运,彻底清除城乡陈年垃圾、卫生死角,以洁美的城乡环境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城市干净了,垃圾“安家”了。

在关厢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已铺开,地面摆放着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用以区分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一些市民提着垃圾袋寻找合适的桶,垃圾分类已在居民心中扎根。

记者深入社区看到,一条条支街小巷格外亮丽,道路畅通有序,社区里干干净净,垃圾分类回收已铺开,切实感受到蜕变发生在城市的方方面面,改变体现在每个市民的日常生活点滴。

从城市管理向治理转变,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管——

全面推行“法治城管” 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城市管理光靠倡导不行,城管执法不能成为‘捉放曹’,必须强化用法律手段维护城市秩序。”麻城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坦言。

麻城以“法治城管”为抓手,注重强化学习培训,让每名城管队员懂法用法。出台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公布新调整的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印执法手册,做到全体城管执法人员人手一册。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做到执法留痕,建立专项档案留底管理。大力推行律师驻队制度,为“法治城管”保驾护航。

在执法体制改革中,麻城城管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完成机构调整和人员划转,在黄冈县市区中率先成立城管特勤中队,尝试让执法力量下沉,在鼓楼街道办事处成立鼓楼城管综合执法中队,成为攻克城市管理顽疾的“一把利剑”。强化依法办案力度,执法办案率逐年上升,每年立案办结件达5000余件。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

麻城在依法治城的同时,积极倡导“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创新推出“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建管新理念,率先在黄冈探索一条从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跨越的新路径。

共谋凝聚民心。以开展“五城同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平安县市)为载体,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目标,保证城市管理劲头不松。

兰馨小区虽然名字带个‘馨’字,但居民的生活并不温馨,里面脏乱差,朝圣门社区党总支与党员、群众开专题会反复研讨,社区通过实施共同商定的“四步走”工作路线,定人员、定责任、定制度、定举措,各项工作迅速顺利铺开。

共建凝聚民智。麻城积极引导市民参与,构建政府、社会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新格局,彻底改变“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不利局面。

鼓楼办事处朝圣门社区在硬化向阳路时,附近居民自筹资金38万元,占工程总额的四分之一。去年,松鹤社区依靠居民自愿投入40%,社区投入60%,共同投入220万元,掀起环境整治和基础建设,美好的环境吸引成群结队市民前来散步。

共管凝聚民力。社区成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套专业环卫设施、组建专职环卫队伍,保证了环境治理常态运行、持久治理。设立“楼长”“巷长”制,选取热心群众担任楼长、巷长,协助参与社区治理。

每周五的社区大扫除,社区居民由最初的怀疑到主动加入清扫队伍,将门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关厢社区无论男女老少,都将清洁环境当成了份内活。鼓楼社区80多岁的退休老干部毛小坤,每天对社区进行义务保洁,风雨无阻。

共评凝聚民意。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每月组织一次暗检,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组织明察。对照标准“照镜子”,督促工作“打鞭子”,兑现奖惩“发票子”。通过评比“最洁净家庭”“最洁净楼栋”“最美小区”“最美垸场”,激发群众的荣誉感和积极性。2017年,工作开展较好的园林社区获得了180多万奖补资金。

共享凝聚民生。把服务民生、惠泽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让市民更好地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坚持想市民所想,解市民所困,为市民创造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宜业宜居的生活环境。

“现在道路天天洒水,干净整洁的环境,崭新亮丽的绿化带,出门都有小游园,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松鹤社区不少居民反映说。

如今,行走麻城,您会发现,“共同缔造”模式正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个市民因参与其中,分享幸福和快乐。

城管大事记

2010年7月,麻城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麻城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麻办发[2010]61号),组建麻城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郑勃任第一任党委书记、局长。

2011年11月11日,麻城市城管执法局举行揭牌仪式。

2012年2月,麻城市城管执法局获“黄冈市城管执法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3年6月,麻城市征迁动员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会议召开。

2013年10月,由麻城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建设的南湖菜市场正式投入使用。

2014年5月开始,城管大队接手静态停车管理,启动贴单处罚。

2015年9月,麻城市城管执法局接受聚焦“转作风、优环境、惠民生、促发展”第五期电视问政。

2016年11月,谢钢担任麻城市城管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

2017年4月,麻城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暨城管大会战动员会召开,正式拉开“城管大会战”序幕。

2017年11月,举行全国统一城市管理执法制式服装和标识启动仪式。

2017年12月,麻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高分通过省级验收。

2018年6月,麻城市启动“告别车窗抛物 争做文明车主”活动。

2018年7月,“麻城市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荣获

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

2018年7月,麻城市城管执法局接手农村垃圾治理工作。

2019年4月,麻城市达到湖北省卫生城市标准基本要求,通过技术评估。

2019年4月,麻城市政府机构改革,麻城市城管执法局正式成为政府工作部门。

2019年4月,麻城市园林局由住建局整体转隶到麻城市城管执法局。

2019年9月,麻城市政处、步管办从住建局整体转隶到城管执法局;燃气办从城管执法局整体转隶到住建局。

2019年9月,麻城市开发区园林环卫处从黄金桥经济开发区整体转隶到麻城市城管执法局。

众说麻城城管

“麻城市区开展城管大会战,城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往的‘脏、乱、差’”变成如今的‘洁、净、美’,居民从开始‘不接受’到如今‘主动参与’,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幸福生活需要共同缔造。”

——麻城市人大代表 吴海霞

“开展‘城管大会战’,进行环境整治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也全面提升了城市形象,这就是在保护我们的‘金山银山’,是顺民意、得民心的好事情!”

—— 麻城市政协委员 覃琳路

“通过近几年推进‘创建卫生城市’和‘城管大会战’,我们的城市环境确实得到了很大改善,人行道变得干净宽敞了,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占道现象也有很大的改观,支街背面的陈年垃圾和小广告得到了彻底的清理,这些都离不开城管执法人的辛勤付出。”

—— 个体工商户 刘彩霞

“城管部门自从实施静态停车管理以来,城区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秩序得到了明显的改观,自从设置摩托车、自行车停车位后,街道停车秩序越来越井然有序。”

—— 麻城市个体工商户 徐丽芳

“原来出门到处都是乱堆乱放、到处是旱厕粪坑,乱种菜,巷子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通过‘城管大会战’后,现在我们路变宽了,墙变白了,垃圾不见了,小区环境变好了,文化墙外鲜花绿草,大家心情都好了!”

—— 社区居民 董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