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蕲春经济开发区成为投资热土

2020年11月04日 10阅读 来源:黄冈日报 2011/6/1

不到5年时间,规划20平方公里的蕲春经济开发区已建成区10平方公里,落户企业48家,16家企业正式投产,总投资83亿元。初步形成商贸物流中心、低碳经济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建材产业园、鞋业产业园、陶瓷产业园和温州工业园“一心六园”的发展格局。

低碳经济产业园被列入全省20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和10个林业科技产业园区之一。今年头4个月,10家企业与该区签订入园计划,投资额超过10亿元,还有20多家企业排队申报,等待项目评审。

“投资低于2000万元、每亩强度低于68万元、贡献税收每亩低于5万元的工业项目,一律不进、不引、不上、不要!”5月14日,谈及经济开发区眼下的招商情况,管委会党委书记、副主任叶祥新一口气说出四个“不”字,显得格外底气十足。

作为一个省管县级经济开发区,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态势,叶祥新的底气从何而来?

(一)

随着国内各地招商引资竞争“白热化”,近年来,一个不争的事实逐步摆在人们面前:区域之间的相互竞争靠的不是比区位、拼资源,比的是环境和服务。

县委书记徐和木坦言,区位优势放在那里,变不了,丢不了,发展环境这种“软实力”才能综合体现一个地方形象、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我们唯有不断改善发展软环境,方能聚集更多的“本钱”。

“我们来湖北投资的选择太对了,两条生产线从去年5月投产至今,产品供不应求,实现零库存!”5月12日,在湖北新万兴瓷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常务副总经理杨建明谈起在蕲春投资满脸笑容。

早在几年前,集团总部设在四川的新万兴瓷业公司俯视华中地区巨大的消费市场,就着手部署“走出巴蜀、布局华中”战略,多次派员到粤、赣、鄂、皖等地考察,物色投资地点。

蕲春地处京九铁路、沪蓉高速和长江黄金水道等交通枢纽节点,不足500公里销售半径可以辐射河南、江西、湖南、安徽以及湖北等五个省份、20多个地级城市,区位优势极其优越。

然而,最终让新万兴集团坚定投资信心的因素,是看到了这里热诚的期盼和优良的服务。“披着星光而来,踏着月色而去。这里地方领导对项目建设的那种忘我劲头,那些场面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杨建明介绍说。

2009年10月试投产前夕,杨建明抱着试试看的念头,请求供电部门能否搬迁企业旁边的11万伏高压线,架设一条4000伏专用线。情况由县里反映到市里后,黄冈供电公司负责人便带着施工队伍来到现场,只用20多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

安商、稳商、利商、惠商,靠的是智慧,凭的是诚信,讲的是一诺千金。

蕲春上上下下都把“一切为发展服务,一切为发展让路,一切为发展助力”当作工作指南。该县以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在企业和部门之间搭建“隔离带”,对工业项目入园全程实行“保姆式”服务。

按照“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的原则,县里科学设置园区服务机构,集中建立了“行政审批、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经济环境投诉、行政效能监察”五种功能为一体的“政务超市”。 实行“首问首办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专班服务制”等系列制度,打造“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打造项目服务”的“绿色通道”。

年初,蕲春把“服务企业年”活动暨优化发展环境“十佳三差”评议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列入议事日程。由县纪委牵头,多个部门联合行动,剑指破坏投资环境的一切违规违纪行为。

结合“服务企业年”活动,该县专门为开发区制定了鼓励招商引资的暂行规定及考核办法。对落户开发区的企业实行零收费制、业务代办制、绿卡服务制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强调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强度和环境保护,增强刚性约束。

县“四大家”领导对园区重点企业实行包点联系,县直部门对规模企业实行帮扶制度。在项目规划预审、建设用地审批、土地登记发证等方面简化手续,减少环节,特事特办,随到随审,随审随报。

“县里有一个专班对口服务,只要给他们打声招呼,就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蕲春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乃军介绍说。

去年并网发电的凯迪生物质项目,今年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年产值预计可达到1.6亿元。“凯迪生物”所在的低碳经济产业园进入了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和林业科技产业园区的“第一方阵”。

(三)

县长赵少莲说:“我们就是要通过整合资源,放权简政,优化提速,给予县级开发区更大的权限和空间,增强园区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县按照中等城市规模的构想,谋划园区扩容、升级战略。计划投资15亿元,拉通开发区与蕲河二桥22公里的连接线,打造物流快速通道,用三至五年时间,再建一个开发区。

今年,蕲春借力大别山试验区“先试先行”的利好机遇,把完善开发区体制机制作为十个试点工程来抓。严格项目准入制度,完善项目洽谈、规划选址、深度评审、综合审批、组织签约、项目建设、项目督办等工作流程。

该县立足园区,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创新力度,将各项资金统筹整合、相互配套,突出重点、打捆使用,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项目投资备案和准入制度,支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融资平台建设,培育资本市场,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归创业。

5月初,蕲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着手谋划安商、稳商服务举措,计划在区内兴建4栋公租房,专门解决园区企业员工住宿问题。与该计划同步启动的项目,是一个占地102亩的“民众家园”还建小区,区域内实行“6+1”模式(6层住宅+停车场),将学校、医院、超市、社区布局其中。逐步将拆迁农户由农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开发区变城区。(余立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