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水河畔,楼房矗立。将军广场,游人如织。天台山上,风景迷人。对天河里,激情飞流。工业园区,机器轰鸣,上好佳、娃哈哈、雨润集团、钧宇纸业落户红安,阳福红色旅游线穿县而过。这些,无疑都是红安县经济腾飞的翅膀。
而今,新型工业化的浪潮在红安大地蓬勃兴起,65万老区人民正用“一线穿珠”的激情书写实现经济弯道超越发展的“和谐红安、实力红安、魅力红安”。
搭建平台引项目
红安县抢抓沿海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的机遇,依据县情,确定以项目建设为引擎,着力建设“三区”, 打造“三城”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即北部生态开发区、中部人口宜居区、南部工业聚集区,山水园林城、轻工食品城、红色旅游城。
“大干项目年,全力保增长”,促进县域经济上水平。红安区位优势明显。县城距武汉市区100公里,距天河国际机场90公里,距阳逻深水港80公里,四通八达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区位优势使红安县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赢得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效果。2008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33.0%;实现利税2.4亿元,增幅高达92%,其中实现利润1.63亿元,增长98%,呈现出利润增幅高于利税增幅、利税增幅高于收入增幅、收入增幅高于产值增幅“三高于”的良好效益局面。今年元至5月,全县新增规模企业13家,全县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5633.0万元,同比增长45.7%;乡(镇)办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223.1万元,同比增长343.3%。
该县形成了以娃哈哈红安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饮料工业,以武烟集团红安卷烟厂为代表的烟草工业,以雨润集团、红安上好佳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以龙乡公司为代表的印刷包装工业和以三友集团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机械制造工业等产业集群。全县上半年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33亿元,同比增长13.8%。
农村建设保民生
红安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围绕花生、红薯、板栗、茶叶等优势产业发展板块经济,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板块农业格局,“地膜花生村”、“茶叶村”、“药材村”、“养猪村”等特色专业村不断涌现。2008年,全县花生播种面积达24.4万亩;油菜籽实收面积23.8万亩,总产量2.3万吨;棉花播种面积2.4万亩,总产3120吨,比上年增产36.8%。在农村全面实施子女入学、医疗保险、通村公路、饮水安全、沼气建设、水利设施等几大工程。农村子女入学率达100%,新农合参保人数达45.9万人,参合率达到93.5%。全县农村通信覆盖率100%,90%以上的村通了水泥路或沥青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在住房保障方面,投资1400万元的经济适用房一期工程进展顺利;村级组织公共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村级卫生室的改建和农家书屋的新建已经完成任务的96%以上;乡镇镇区建设和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同步开展,完成了宋大、阳福沿线100个自然垸的总体规划,村庄整治成效显著,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旅游开发保增长
该县始终坚持把旅游业作为该县第三产业的龙头加以培育,依托武汉城市圈,突出重点,加快景点项目的开发和旅游内容的延伸。
2009年4月4日,春雨纷飞中,以红安县为首的等五县市的两万多名群众,同时参加了 “荆楚万人祭奠开国先烈”活动。这是一场由政府主导、媒体推动、群众广泛参与的大型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今年6月23日是李先念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李先念同志为国家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省人民政府于6月22日在红安举行李先念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
红安主打红色旅游推动全县经济突飞猛进。“武汉至红安”被列为全国30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红安烈士陵园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天台山风景区为3A级景区,县烈士陵园已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景区。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过亿元。全县基本形成了以红色旅游为主,绿色生态旅游、古色人文旅游、农家休闲游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旅游格局。旅游业的兴旺,带动了运输业、娱乐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激活了民间资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