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11点多,承包了20多亩土地的团风县团风镇魏家垸村民黄继东送走了络绎不绝的瓜贩后,终于歇了口气。他黝黑的脸上溢满笑容,随手抱起一个西瓜,切开“犒劳”下自己。
今年,按照一亩赚1.1万元算,他家纯赚20多万元绝对没问题!
团风镇共种有6000亩大棚西瓜,绵延的白蒙蒙大棚构成了全县独有的西瓜种植带。这正是团风镇着力打造的特色经济“星光带”。这种以增强农村造血功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在团风县“双强工程”中大放异彩。团风镇也因此多次位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二十强乡镇”,连续多年荣获团风县争强进位综合实力排名第一。
从2008年起,团风镇按照县委部署,在基层党建中独创性地开展了打造“星光带”,建设“星光村”,发展“星光点”,培养“星光人”,培植“星光户”的“五星创建”活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在全国尚属先例。
“四带”勾勒勃发轮廓
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团风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明确目标,将全镇划分为城区商贸服务带、工业经济带、水产养殖带和种植养殖带,四带合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无一死角。作为“五星创建”的发源地,团风镇打起了各个突破的硬仗。
紧紧围绕园区和港区建设,加快商贸、服务业经济发展,打造商贸服务带。例如来龙庙村利用村综合办公楼布局,将2楼至7楼对外招商,开办酒店、宾馆服务行业,做大做强餐饮、娱乐、休闲一条龙产业,为村集体年创收10万元以上;
充分发挥紧邻县城南、城北工业园优势,加大工业及工业园配套项目建设力度,构造工业经济带;
充分发挥山水、人力等资源优势,坚持水产养殖强村,构建水产养殖带,例如白鹤林村引进上市公司海大集团整体流转了1300亩水面进行标准化改造,成立了湖北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建设了一个以研发为主、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的“武昌鱼遗传育种中心”;
大力兴办西瓜、优质稻、马铃薯、林果、绿头鸭、野鸡等致富产业,打造一批特色种植养殖板块基地,建设规模种植养殖带。
“四带”为擎,带动“五星”发力。目前,全镇“星光点”有7个,“星光村”13个,“星光户”2000户,“星光人”6000人,所有的村集体经济都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星光带上明星璀璨
正是三伏天,位于罗家沟村的田田药业项目施工进度丝毫未受流火骄阳影响。施工现场,200多名工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厂房内部装修,目前已完成投资2亿元,预计今年10月份正式投产,可完成利税2000多万元。
江北公路两侧,伟通管业、潮流钢构、康劲厨具、华立染织等企业的林立厂房构成了绵延数公里的工业经济带。新春纺织、捷强钢构等7个项目实体、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成为星光带上熠熠生辉的“星光点”。
距离工业经济带不远的白鹤林村,是远近闻名的“星光村”。它正处在水产养殖带上。
一进村,规划用地54亩的全市基层党员干部人才培训基地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紧邻的1300亩水面上,增氧机飞速旋转卷起了跳跃的水花,十几名大学生们正在熟练地给鱼种打预防针。
这里是湖北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的鱼种基地,每年可为华中地区养殖户提供30亿尾选育后的优质武昌鱼鱼种。另外,公司还将建设1200亩的标准化水产鱼种养殖示范基地和15亩的罗氏虾、甲鱼等名特水产苗种培育车间。
这个年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的育种基地,为村集体增加了30万元的收入。这些钱用来修路,给村民交合作医疗费用,村民安装有线宽带时每家仅出了200元,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发展红利”。王家坊村发展绿头鸭养殖,郧阳村、安阳村进行西瓜种植……13个“星光村”因此成为各大星光带上的耀眼明星。
星光带中群星闪烁
黄湖新区的周友财承包了40亩西瓜,年产25万公斤,毛收入可达50多万元。他带动村民种植了280亩西瓜致富,被评为“星光人”。
10多年前,团风镇的大棚西瓜都是由浙江人种植。“现在,我们把技术都学过来了,全是本地村民承包,栽下一次浙江‘六丰8424’瓜种,一年可以结6茬西瓜,从5月份一直卖到10月份,高峰期一天可以走2500公斤!”种了6年西瓜的黄继东得意地说。
他承包的土地位于金锣港村良种场,这里种有1000多亩大棚西瓜,优质的西瓜吸引了来自湖南、武汉、黄石等地的瓜贩。千亩西瓜地对面,一望无际的优质水稻随风舞起阵阵绿浪。
结合三万活动“十星级文明户”和文明家庭创建评选,按照家里人均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标准,黄继东家被评为“星光户”。
铁铺村的野鸡养殖、马跑咀村的金银花种植、龙王墩村的湘莲紫薯种植等,构成了横亘在团风镇上的星光带,带中群星闪烁,郧阳村的蘑菇大户刘金华,卢家河村的养鸡大户汪三元……
2000户“星光户”,每家年纯收入均不下20万元;艳兵水产专业合作社领头人皮艳兵带动村民致富,老板王勇支持村里建设……6000名“星光人”引领星光带上新风尚。
“五星”交相辉映,星星光芒绚丽,“五星创建”以激发村级内生发展动力为核心,不断构建起发展集体经济的产业、项目、人才、资金、政策等核心要素的强大支撑。现在,团风镇坚持“以点连线、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整体推进,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1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每年村级化债率达5%。
以“五星创建”活动为契机,团风镇共引进和建设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8个,总投资达11亿元。今年上半年,全镇完成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3.014亿元,同比增长1.77%;固定资产投资额2.07亿元,同比增速29.3%。凭借“五星创建“之光,团风镇重拾“小汉口”荣光。
链接:
团风镇,自唐宋时期而得名,旧称“乌林镇”、“乌龙镇”,背依巍巍大别山,面临滔滔长江水,为“三黄两圻罗麻广,安徽河南连九江”的三省九县通衢之大驿,素有“小汉口”之称;地处南北国要冲,南可雄踞东南,北可逐鹿中原;上通川汉,下达宁沪,历来为兵家必争、战事纷纭之水陆要塞。团黄公路,江北一级公路、大广北高速公路相交于斯,京九铁路穿境而过,是一个交通方便,四通八达的鄂东重镇。1995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冈市,同时撤销黄州市,实行区、县分设。黄州市一分为二,成立黄州区和团风县。团风镇成为团风县城“内核”,版图面积107.76平方公里,辖43个村、场(居)委会,总人口8万余人。
2012年,团风镇通过做强粮油主导产业,做优水产、蔬菜、西瓜等多种经营特色产业,做大牲猪、鸡鸭畜禽养殖业,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79亿元,实现农业经济总收入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81元,比上年净增555元。全镇基本形成了以钢结构、新型建材、纺织服装、药业食品加工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汪秀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