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工业园区承载着加速推进城市化的历史使命,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工业园区发展,可以将大量滞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上去,加快城市人口的集聚,增强城市的产业支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脊梁。时值“双强双兴”一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通过为时近2个月的探访,试图对全市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进行一次梳理、思考,探寻发展之路,前瞻后发之势。
6月18日,武冈城际铁路正式通车,黄冈西站经过黄州禹王,这对位于禹王的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机遇。
此前,每当有企业前来考察,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胡安元总要带着客商踏上黄冈长江大桥尽览园区风采。
“交通区位优势极大提升园区的吸引力,可以说黄冈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绝对是空前的。”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党工委副书记夏志东说。一组数据可以说明,2013年,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实现园区总产值4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4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元,而其中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就已达到3.7亿元。
工业园区承载着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历史使命,是我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2013年,全市招商引资新签约重点项目合同资金总额2723.62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过5亿元产业项目资金1991.47亿元;而截至今年6月4日,全市新签约重点项目合同总金额已达到1212.8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过5亿元产业项目资金达到986.51亿元。
“后花园”的后发引力
黄冈的优势绝对是独特的!
公铁两用的黄冈长江大桥、武冈城际铁路、21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县县通高速的交通路网,绝佳的优美环境把这里打造为武汉城市圈中当之无愧的“后花园”。
正如位于红安经济开发区的佰昌·武汉北电商批发城在投资计划书中所云:这里作为武汉“半小时经济圈卫星城”,不但可以全面共享武汉市各种资源,还有“三高三铁聚会处”的交通优势,大别山革命老区及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是发展大型商贸物流产业的绝佳之处!
劳动力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位于麻城经济开发区的仁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部负责人林文书说,这里劳动力价格便宜,数量众多,能够满足大量制造业企业的用工需求。但是高科技人才缺乏的短板也是突出的。
最吸引企业的肯定还属发展软环境。2014年1月27日,投资45亿元的佳飞国际家居建材产业园项目落户浠水,从县企双方接触、选址到签约,只用了19天。“办事最简、速度最快、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理念吸引了佳飞集团。
令佳飞副总裁刘骞惊讶的是,仅围绕用地审批一个环节,就有8个人在为项目服务。浠水整合了全县600多名机关干部,把床铺搬到指挥部、项目工棚,吃住在工地,原单位工作脱钩、长期坚守在重点项目一线,成为后续帮助企业解决征地拆迁、融资贷款、手续报批、项目服务、员工招聘等实际问题的“企业保姆”。
这种全市上下凝成共识的“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无疑为黄冈加分不少。
“后花园”的现实困境
目前,全市共有14家省级开发区,数量众多,但大多属于要素集聚型园区,在城边上规划,通过廉价的劳动力、免费的土地、优惠的政策形成的工业园区。
在如今越来越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四规合一”成为大趋势。而部分工业园区的建设规划还不够完善,与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相衔接。
记者走访发现,全市很多园区周边服务业多为商店、超市、酒店、饭店等,而针对园区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如设计研发、技术咨询、质量检测、物流配送、教育培训、信息服务、融资担保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尚未形成,不少工业园区虽然集聚了大量特色产业,但却难于形成真正的集聚优势。
在工业园区蓬勃发展的同时,周边配套与政府服务的“短板”制约凸显出来,如何改变相关政府部门因袭已久的行政模式,确立新的工作机制、体制,建设一个同产业发展新要求相适应的服务型政府、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将会是政府推进园区发展的当务之急。
采访中,黄梅经济开发区的负责人不时提到,如今伴随着小池开放开发的机遇,建设用地供求矛盾突出,既有用地指标问题,也有农保田、征地难问题等。
事实上,各工业园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现象,影响新项目的引进,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目前不仅复合型人才、专业型人才紧缺,连普通工也存在招工困难现象。受县级财政有限和信贷融资制约,不少园区的开发建设缺少也不同程度面临“少米下锅”的困境。
“后花园”的破题之路
按照新增1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的要求,黄梅经济开发区面积从4.5平方公里扩展到23.6平方公里。在黄梅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蒋高平看来,重新规划园区的建设理念须是“产城融合”才会跟上时代节奏。
他认为,任何一个园区建设,必须做到规划先行。规划和建设好一批定位明确、产业集聚、配套完善的园区,引导和鼓励同类型企业向这些园区集中,优化园区企业间的协作配套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园区的总体发展水平。每个园区都要从当地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文特点等出发,明确主导产业,着力引进和扶持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如今的园区对于周边配套以及相关的公共服务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政府公共服务须同步升级,否则将成为制约园区的“短板”。
对于园区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团风经济开发区则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位于团风县城北工业园的湖北省钢结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厂房的围绕中特别显眼。这个中心的成立为已形成集群特色的钢构产业提供了标准检测、专利服务、技术评估等科技服务。此外,团风还在努力组建钢构协会,构建企业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专利技术产业化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创新体系。
面对园区的建设用地存量有限的普遍性问题,罗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夏建筑认为,要十分珍惜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着力改变传统粗放用地的发展模式,积极组织实施一批以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为主的“节地型”工业投资项目。
而武穴市花桥镇则进行自己的探索。镇党委书记夏志军介绍说,花桥镇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突破口,力求通过推进增减挂钩市场化试点,拉开了拆旧复垦、还建建新两大战场,并创新责任机制、激励机制、运行机制,创新用地模式,以此破解用地难题。(明天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