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正茂扬帆展风华——市委组织部服务企业发展侧记

2020年11月02日 10阅读 来源:黄冈日报 2020/9/16

虽然遭遇疫情和汛情,湖北正茂集团产值仍然逆势上扬。1至7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7亿元,同比增长16%;投资3亿元的清水构件生产基地顺利开工;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顺利揭牌,正茂向装配式建筑新领域又迈进了一步。

一路向前,独领风骚。“今年很特殊,困难多,但在‘店小二’贴心服务下,我们跑出了‘加速度’。”9月14日,正茂集团副董事长任大卫提起市委组织部服务专班对企业的帮助,连连竖起大拇指,连赞“金牌店小二”。

助力复工复产——

产值逆势上扬

一场大疫,按下暂停键。

1.1亿元订单交不了货,企业高管回不了厂,正茂的负责人心急如焚。

“一定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3月13日晚,市委组织部连夜成立“四进”服务专班,全力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3月14日一大早,市委组织部服务专班来到正茂集团,查看企业复工准备情况。帮助公司修改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主动协调医疗机构上门进行防疫消杀,紧急联系黄州区人民医院检测人员上门为60名首批复工工人进行核酸检测。

3月14日起,连续1周时间,服务专班就在企业“上班”,进行各种协调工作。

3月15日,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赵斌来到正茂集团,要求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把防控措施贯穿复工复产全过程,“四进”工作组要沉下身,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共克时艰。

3月16日,服务专班接到企业的求助电话:“三名企业高管被困武汉、宜昌和荆州,办不了通行证,无法返厂”。

此时,正茂顶管厂和管片厂已是群龙无首,高管来了才能开工。“那天打了无数个电话,手机都是烫的。”服务专班人员说,到晚上8点,3个通行证终于办下来了。

3月17日,水泥告急。但水泥厂仓库在武穴,且不在复工企业名单中,无法开具复工证明;送货司机住在黄梅。服务专班迅速协调武穴和黄梅疫情防控指挥部,火速解决。

3月18日,黄砂告急。服务专班紧急联系齐安国投协商,砂石原料供应迎刃而解,齐安国投也成为了正茂长期合作供应商。

随后,正茂顶管厂全面复工,正茂管片厂全面复工……

为缓解企业生存压力,多项惠企政策相继落实。免征社会保险费、减免相关税费、企业稳岗补贴等方面,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仅减免税费就有20多万元,新增贷款利率降低了20%,疫情期间没有产值,这些惠企政策就是雪中送炭。”正茂集团办公室主任张明说。

逐步推进直至全面复工,企业仅用一个月时间实现了满负荷生产。

开刀疑难问题——

解决后顾之忧

如何在大考中交出服务企业的合格答卷?

当好“店小二”,为企业纾困解难谋发展便是最好的答案。

企业资金缺口大,希望解决融资需求;计划新增一条生产线,希望新增用地;产业如何整合,需要多方参谋……这些都是关键性难题。

难题当前,服务专班想尽办法。

碰头,商讨。服务专班集中两天时间,分别联系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金融工作局等部门及相关金融机构到企业调研走访,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出招,解难。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政务服务局等部门在产业发展、项目报批、重点企业申报等问题上与企业深入交流,围绕建筑产业化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市科技局建议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谋划建立建筑新材料研发中心。市金融工作局组织多家金融机构上门听取企业需求,有针对性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大别山振兴发展产业基金向企业注资1500万元,湖北银行向企业授信1000万元,从受理到批复仅用时一周。截至目前,企业已获得各类信贷和资金支持3250万元。

大疫未走,大汛来临,困难不可预料。

遭遇几轮强降雨的黄冈频频告急。服务专班一边防汛抗洪值守大堤,一边下沉企业指导防汛,提醒企业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实际做好防汛物资储备。

7月7日,汛情严峻,团风正茂板业厂由于地势较低,设备存在受淹风险,需要紧急抢出来。工作专班接到信息后,连夜协调设备搬迁所需仓储用房和搬迁手续。次日清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朱凤娥带领专班同志深入内涝严重的园区,实地查看受灾情况和搬迁进度,指导企业做好安全保护。

7月11日,连续3天的搬迁,15辆大卡车来回运输,120米生产线上的43个分解设备,全部安全搬到南湖工业园。“我们本来打算2021年将板业厂整体搬迁,现在提前了,时间虽然这么急,但一切都很顺利。”任大卫说,“看着服务专班的同志与我们一起战斗,尤其是几个女同志不畏艰险冲在前,我的眼眶当时就湿润了。”

“大疫创伤未好,企业再经不起大汛的袭击,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企业损失。”服务专班这样诠释。

推进达产扩产——

增强发展信心

发展,是企业永恒的追求。

正茂企业集团始建于2007年,总部位于南湖工业园,业务范围涵盖新型复合材料及高端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施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各类混凝土制品60余种,拥有国家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部分产品填补了市场需求空白。港珠澳大桥沉管构件及人工岛附属构件项目、深茂铁路全封闭式声屏障项目是其代表作。

进入设计领域,提升研发能力,引进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共同组建研究分院;建设清水构件生产基地。这是正茂集团今年的两个蓝图。

“虽然年份特殊,困难一波接一波,但是企业发展不能停步。”集团董事长管正兵一直咬定目标笃定前行,“服务专班给了我们发展信心。”

在服务专班主动对接下,3月25日,投资3亿元的“清水构件生产基地”项目成功签约。之后,服务专班紧密跟踪“清水构件生产基地”项目进度,多次召开项目推进协调会,根据项目进度和企业需求,科学制定详细的项目服务安排表,逐项任务细化明确工作措施、责任、完成时限,实行倒排工期、销号管理,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政务服务、自然资源、住建、发改、环保、黄冈高新区等部门,仅用3个月时间完成项目立项、环评安评、施工图审查等各项程序,完成了征迁退地、报批、挂牌等工作,获准“先建后验”,为企业节约审批时间近2个月。

8月2日,正茂集团双喜临门。

生产基地项目顺利开工,项目建成后,可具备年产混凝土预制构件26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5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

与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顺利揭牌,“通过参与整体设计和装配式产品制作、安装的深化设计,推进全省乃至全国的装配化水平。”管正兵说。

截至8月底,企业已获得中铁隧道集团、中铁六局、中铁十一局遗爱湖项目,中铁上海工程局武汉南湖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的管片和市政预制构件订单,订单总额超过2亿元。(熊庆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