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团风县大力建设临港经济示范区

2020年11月03日 10阅读 来源:黄冈日报 2013/12/11

团风,一座年轻的滨江新城,是鄂东连接武汉的“桥头堡”。 

中国建筑之乡、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湖北石材之乡、湖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诸多荣誉“加身”。近年来,团风抢抓大别山试验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开发等战略机遇,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让人侧目。 

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将团风定位为建设临港经济示范区。团风县委书记刘应文说:“这既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高度的谋篇布局,也是黄冈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更是团风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创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快推进团风临港经济示范区建设。” 

10月3日,本报报道组穿行在团风的城镇、园区,举目之处,一批批新项目快速开工,一处处新厂房拔地而起……

抢抓临港经济示范区机遇

站在长江大堤上,放眼望去,罗霍洲平坦的土地上建设正酣。 

“罗霍洲是镶嵌在团风县版图上的一颗绿珍珠。”团风县委一负责人这样形容罗霍洲的作用。如今,这块之前并不被“赏识”的土地将焕发出巨大的能量,犹如珍珠般发光发热。 

罗霍洲位于团风县城以西,与县城仅有长江大堤相隔,滩涂总面积17平方公里。洲滩主江岸线5.3公里,堤高高程27.7米,航道常年水深11米,汛期水深20余米。罗霍洲将长江分为主江和汊江两个航道,主江航道宽3000米。2004年,长江航道局对罗霍洲主江河段进行了整治,现河势稳定,岸线稳固,水流流态好,且深水近岸,长年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还适宜万吨级船队编队作业,是四季通航的天然良港。 

2009年,交通运输部、湖北省政府联合下发《关于武汉新港总体规划的批复》(交规划发〔2009〕64号),将团风罗霍洲港区列为武汉新港首批启动的16个作业区之一。同时,《武汉新港集疏运网络规划》、《武汉新港产业发展规划》和《武汉新港空间发展规划》先后将团风罗霍洲港区纳入其中。罗霍洲深水岸线长、腹地纵深广,将成为武汉市阳逻港后又一大型港区,集港口、物流为一体,成为华中地区重要的物流基地。 

发展机遇机不可失,市委市政府将团风定位为建设临港经济示范区。 

团风县制定了罗霍洲开发总体思路:坚持以创新的手段高起点制定罗霍洲开发规划,以立体化的理念推进罗霍洲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化的模式构建罗霍洲综合开发体系,以港产城一体化的方向推进临港产业发展和临港新城建设,以完善功能布局的目标推动“五区”建设,充分利用罗霍洲洲滩土地资源、岸线资源、自然条件等优势,加快实施综合开发,将罗霍洲打造成物流休闲生态岛。一是建设港口作业区。建设16个泊位的散装杂货码头,形成年吞吐能力千万吨以上的现代化港口;二是建设船舶修造区。充分利用岸线洲滩资源,大力发展船舶修造业,打造“中部现代造船第一滩”;三是建设现代物流区。建设武汉城市圈及鄂东承接沿海地区的物流平台,承担货物存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等功能;四是建设休闲旅游区。开发洲滩景点、休闲项目,打造一流服务设施,将罗霍洲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内的热点旅游区;五是建设生态农业区。建设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绿色农业产业区。 

罗霍洲大桥、码头建设是洲滩开发的核心和重点,大桥及连接线设计全长5200米,桥面宽24.5米,双向四车道,各项概算为5.96亿元,建设工期24个月,引进新疆北新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今年2月,大桥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2014年3月底前完成所有桩基施工。港口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初步设计获得正式批文,规划新建5000吨级杂货泊位和通用泊位各一个,年设计吞吐能力151.6万吨。预计今年底可动工兴建。

园区建设快马加鞭

走进武汉新港团风闽台产业园项目区,只见挖土机铁臂挥舞,运输车往来穿梭,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一期开发1200亩,招商中心和中小企业孵化器全部建成。”园区负责人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闽台产业园的全面推进,是团风加快临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闽台产业新城项目是团风县在“招商建园,以企引商”上的大胆尝试。自去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闽台产业新城建设指挥部的具体指导下,各相关单位加强支持配合,全力加快建设进度,目前各项建设工程进展迅速,一期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孵化器厂房计划建设10万平方米(20幢)标准性厂房,目前已有两只施工队伍200余人进场开工,已完成18幢厂房承台基础设施建设,其中1、2、3、4号楼已完成三层封顶,今年10月底之前孵化器厂房全部竣工。招商中心计划建设17层多功能大楼一幢,2万平方米裙楼(3层招商中心1幢,2层生态餐厅1幢),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目前处于桩基工程阶段,已完成打桩50余根。计划12月30日前完成17层多功能大楼、生态餐厅承台基础工程,三层裙楼封顶竣工。在招商引资工作上,闽鑫公司组建了专业的招商团队,通过一年的努力,目前已签约项目6个,合同投资额6.4亿元;达成框架协议3个,协议金额45亿元。投资产业涉及机电制造、食品生产、商贸物流等。 

在湖北鸿路30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里,记者看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车间里,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工作,焊接的火花迸射出艳丽的色彩,打磨的声音传递出动人的劳动旋律。 

湖北鸿路30万平方米钢结构生产基地,位于团风经济开发区城北十里湖工业园内,由鸿路集团子公司湖北鸿路钢结构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加工生产检测区、综合办公研发区、仓储配件区和员工生活区四个功能区。项目一期工程投资8亿元,征地845亩,于2010年6月正式动工建设,全部30万平方米整体车间于2012年8月建成,拥有重型钢结构生产线14条、年产能8万吨,轻钢生产线3条、年产能2万吨,围护产品生产线5条、年产能120万平方米,形成完整的钢结构生产体系。 

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钢结构制作基地、研发技术和物流中心,年产值可达15亿元,安排1400人就业。2012年,鸿路钢构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 

目前,该县已形成钢结构、建筑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化工五大产业集群,以钢结构、建筑建材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县域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 

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招商引资花繁果茂,截至11月底,中邦农业、绿色能源示范基地、新华扬生物酶等14个重点督办项目进展顺利,风力发电、中海油鄂东储运中心等9个重点跟踪项目也进展顺利。

依托优势推进农产品深加工

为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天然食补方案。有着中国药膳养生第一品牌的“五谷磨房”,去年落户团风,成为该县主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该项目由深圳香雅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5亿元,第一期投资2亿元,项目占地200亩,一期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达10亿元,可安排200人就业。 

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面,团风先后招商引进了中慧饲料、永信食品、永康油脂、馥雅食品等一大批优势项目落户县工业园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2家。但由于没有专业园区,上述项目分散建设,缺少专业布局和规划,没有形成产业聚集和规模效应。 

团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紧紧依托本县及周边大别山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和现有产业优势,立项建设湖北团风经济开发区马曹庙(农产品)工业园。 

园区战略定位为:建成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高科技研发于一体,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的专业园区,打造在全省一流乃至在全国有地位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发展目标定位为:建成武汉城市圈重要的产业转型承载区;黄冈市“两型社会”新型产业园区;团风县及其周边大别山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四化同步”创新建园先行区和试验区;大别山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科技研发基地。 

园区经济产业目标及项目效益是:通过5—8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招商引资发展,使园区落户企业达到200户以上;到2020年,园区内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3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6.7亿元以上;到2030年,园区内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3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11.7亿元以上。(记者吴国茂 张松林 龚丽君 通讯员赵林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