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河脱险 移民心安——团风县黄湖社区防汛抢险见闻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黄冈日报 2020/7/21

7月17日下午,几天前险象环生的团风县长河黄湖段,水位已回落至水泥挡水墙以下,但河堤上的哨棚人员依然在坚守,木桩、沙袋等抢险物资随处可见,大型抢险机械还在堤外整装待命。

本月初连续几轮强降雨,使长河黄湖段水位7月8日6:00最高达到22.23米,超警戒水位1.23米,超保证水位0.23米!先后出现过600多米脱坡、管涌等重大险情。

长河安阳村龙王墩险段除险负责人漆险红介绍,由于堤身单薄,最窄处只有一两米,雨水中的泥泞路面,人空手行走都很困难,运送抢险物资的车辆更难进出,只好边铺石子修路边运送物资,再临时修建一个错车平台,以节省运输时间。

据统计,长河黄湖段抢险共出动4000余人次,麻袋50000多条,木桩4000多根,砂石料3000多立方米。

只为一个信念——“必须守好守住这条生命之堤,确保黄湖社区移民群众安全”。

长河堤外的黄湖社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大的移民新村,有近4000名来自十堰安阳村、郧阳村的移民,6000多亩农田。

2016年,黄湖移民第一次经历了洪涝水患惊险一刻。

那年6月下旬开始,暴雨如注,一刻不停。7月4日凌晨,长河黄湖段漫堤,地势低洼的黄湖社区一夜之间成为一片汪洋,被淹最深处有1.5米,最浅也有1米左右,家家户户的一楼全浸泡在水里。团风县委、县政府紧急组织移民转移,仅用一个多小时就将近4000名黄湖移民全部安全转移至团风县城集中安置。

如何破解黄湖社区水患困局,让移民生活得安心舒心?

洪水过后,团风县委县政府决定以工程措施破局,总投资1.12亿元的黄湖泵站于2017年2月28日开工,总排涝面积35.9平方公里,设计排水流量42.4立方米每秒,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24小时排除,于2019年6月19日开始起排。

今年自7月6日开始,泵站已运行198小时,排涝近5千万立方米,极大缓解了长河黄湖段防汛压力。

“县委县政府真是对我们高看一眼,2016年被迫转移,但给我们安置得好,有空调,有热水,吃喝更是没得说。今年不仅泵站得力,更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齐上阵巡堤抢险,我们心里安定得很,都主动参加巡堤,抢险更是有多少力出多少力,连孩子们都帮着捆沙袋。”今年65岁的安阳村原党支部书记刘吉武说。

7月10日下午2:30左右,长河郧阳段黄湖进水闸迎水面出现漏水险情,经过500余名抢险人员连续5个多小时奋战,于当晚近9时成功脱险。

郧阳村60多岁的赵建国扛了一袋又一袋沙包,大家让他歇会儿,他说,“我身体好得很,守护家园是我们的责任。”

“转眼在这里生活10年了,村民们都过得很舒心,年轻的喜欢外出务工闯一闯,走不开的家门口就能务工,各得其所。”安阳村党支部书记魏成永说。

作为移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务工的企业——湖北团香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黄湖社区郧阳村,旗下有5个分公司,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家庭农场和一个葡萄庄园,是一座现代农业示范园。

公司通过土地流转、订单收购、返租倒包、务工就业等多途径、多形式,带动订单农户5012户,流转土地10余万亩,实行统一种子、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采购、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带动农户每年户均收获3万元以上,年安排附近农民务工3万人次,人均收入在20000元以上。

然而,2016年大洪水,让当时正处在建设期的公司险遭“灭顶之灾”——厂区内积水都没过了办公桌,栽种的果蔬花卉稻谷淹死殆尽。

“今年在党委政府指导下,防汛措施得力,排水及时,虽然也有些损失,但园区景观建设、生产都没有停。”公司运营部负责人程自豪说。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我们目前正在策划粉色沙滩、熊猫灯会等主题活动,下一步还将建设一座大型的研学基地。”说到未来,程自豪信心满满。

园区内,荷花竞相绽放,风姿摇曳。

入夜时分,大汛过后的黄湖社区办公楼门前广场上灯火通明。儿童们在尽情戏耍玩乐,老人们在轻松地聊天谈笑,妇女们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一派安乐祥和。(刘彦友 汪欢 肖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