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市环卫局清洁服务公司副经理王志祥
今年1月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街小巷按下了“暂停键”。病毒把市民堵在了家里,我们环卫人依然坚守街头。城区临街860个果皮箱,1025个分类垃圾箱、13处垃圾中转站、71座公厕、1处垃圾处理场,每天都要进行全面清扫清运和消毒;城区58条主次干道,往返行程490公里,每晚都要开展消杀……这一串串数字,就是一个个潜在的病毒源头,每一处,都是我们不容有失的战场!
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环卫局党总支一声号令,52名党员纷纷请战,市区700多名环卫人迅速集结,迎着病毒勇敢“逆行”。 回老家过年的夏秋兰大姐,大年初一步行130多里路,为抄近路、大冷天淌水过河,嘴唇冻得发紫、仍然按时到岗;环卫工吴建明,为了不影响工作,委托社区干部照顾她独自在家幼小的儿子;老师傅谢南新冒着病毒“粪口传播”风险,徒手疏通粪污管道……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没有华丽动听的声音,大家默默完成好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化粪池清掏等一项项任务,零缺岗、零退缩、零感染,就是我们交出的“成绩单”。
疫情就是命令,环卫工也是战斗员!1月24日除夕夜,市委、市政府决定紧急征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集中收治病患。大年初一早上,66名环卫工人迅速投入战斗,现场垃圾遍地、灰尘堆积,等不及接通水电了,我们就一桶一桶的提水上楼、擦洗地面,一袋一袋的扛着垃圾、下楼装车,争分夺秒的干活儿,在1000多名志愿者的协助下,仅用72小时,就完成3栋楼15000平米的清洁任务。在随后的战斗中,我们20多次完成了大型的突击任务,在市疾控中心、市妇幼新院区、市二医院,都有我们工友的身影……只要组织有召唤、抗疫有需要,党员带头上、工友踊跃上,渴了喝冷水、饿了啃面包,大家拼命抢时间,经常是我们前脚做完清洁、后面跟着推进病人。
大年初五,我们再次接到紧急任务,大别山医疗中心病人剧增,保洁人员严重缺乏,急需增援。市城管执法委朱冬明主任告诉我们:“这次任务要深入高污染病区,谁都不能保证不被感染,谁都不能保证平安归来,愿意去的,立下生死状”。面对大家的犹豫,我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我是党员!我先上”,一名老党员的初心使命,驱使我第一个签下生死状,顷刻之间,25名党员工友在生死状签上自己的名字、按下鲜红的手印,一支抗疫敢死队高举党旗,再次奔赴大别山医疗中心。这一进去就坚守了52天,在隔离区内,看着推车一次次拉进危急病人,大家内心十分害怕、十分恐惧。在这危难关头,我们在病区里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每名党员冲在前、干在先,直面病毒源头,一堆堆的针头针管、废弃口罩、防护服、纸尿裤都被我们手工分离、分类,平均每天15车以上的医疗废弃、生活垃圾,都做到了日产日清。
我很自豪,52天里,我们共清理各种垃圾780吨,连医护人员看到我们冒险围攻垃圾山,也情不自禁点赞:“环卫工人,了不起!” ;我也很愧疚,52天里,女儿一次一次打来电话,说妈妈胆结石疼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哭着要我带她去医院!我总说“等我忙完了吧!”。我完成任务回到家,原来120多斤的妻子已被病痛折磨得只有80多斤,我含着眼泪送她去医院,胆结石已经拖成了胰腺炎。
像我这样的环卫工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战斗在最危险的“红区”,坚守着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3月18日,医院病患清零;3月20日,我们再次全面清洁收尾后,撤出了战斗。回想起来,在这座黄冈版“小汤山”,在这与死神争锋的火线,我们环卫人,也是最早进入、最后撤出战场的队伍!市委书记刘雪荣同志赞许我们城管人“是一支能打大仗、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 身为这个光荣集体的一员,我骄傲、我自豪。
现在,疫情虽然得到了控制,但环卫人的战斗还在继续。我们将当好每一个班、守好每一个岗,在平凡岗位践行抗疫精神,坚守好城市卫生、居民洁净的最前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