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以来的持续强降水,造成我市普遍受灾,部分道路、堤防、桥梁等工程设施水毁严重,138.6万人遭遇“水困”,防洪保安成为当前头等大事。连日来,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紧急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降雨集中期有关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紧急动员,精心部署,快速行动,各级各地积极投入到抗灾自救工作中,有力应对,尽量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这次特大暴雨来势猛、强度大、范围广、雨量集中,给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给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严重损失。据统计,截至7月1日8:00,全市受灾人口达到138.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4222人,因灾死亡4人,倒塌房屋1579间,全市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亿元,其中农业损失1.049亿元,水利设施损失达1.367亿元,还有公路、电力、通信等设施受损。
据了解,此次大雨的强度和雨量为几十年不遇。全市除黄梅、武穴、浠水、团风降中到大雨外,其他县市均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暴雨中心集中在北部山区的罗田、麻城、英山、蕲春等四县市。除农业和基础设施受灾严重外,部分工业园区也进水。初步统计,全市有97座水库溢洪。
我市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早、立足于快、立足于充分制定预案,提前做好防汛备汛部署工作。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后,市领导刘善桥、刘雪荣、沈景艳等纷纷深入到县市区和职能部门,检查防汛准备工作。市委书记刘善桥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化措施,严守纪律,确保安全。
6月28日上午,在收到省政府特急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降雨集中期有关防范工作的通知》的第一时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市长刘雪荣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就当前的防汛备汛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强调各级各地要赶紧行动起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资准备和应急准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全生产。
6月29日我市普降暴雨。29日晚,市长刘雪荣、副市长王浩鸣等赶到市防汛指挥部,进行紧急防汛会商,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指导并加强全市防汛抗灾工作。30日一大早,他们再次来到市防汛指挥部,召开应对当前水雨灾情会商会,随后来到市区工业园区和太子奶、兴和铝业等企业和社区,查看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情况。要求以人为本,确保安全生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灾情就是命令。黄冈成为全省受灾严重的市州之一,引起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深深牵挂。6月30日至7月1日,副省长赵斌一行和市委书记刘善桥、市长刘雪荣等冒着大雨,深入到灾情严重的麻城和罗田,到水毁工程处查看灾情,指导抗灾自救。省领导指出,当前要切实做好防洪保安工作,确保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民生就是需要。省水利厅、国土厅、民政厅、建设厅等部门负责人纷纷深入我市,开展防洪抗灾工作。市领导和县市区党政领导并肩作战,共同抵御突然袭来的洪涝灾害。6月30日上午,罗田三里畈大桥出现险情后,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韦兴元和省建设厅、省民政厅、省公路局有关负责人以及罗田县委书记罗刚等一起,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排险。30日上午,副市长黄祥国和麻城市长李开寿等赶赴麻城泥石流发生现场,指导救灾工作。
7月1日上午,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蔡德坤和市防办负责人一道,查看了陈策楼镇钵盂桥巴河堤防、陶店乡幸福水库整险加固工程、黄州东湖泵站等防汛重点工程。强调要时刻紧绷“防大汛、抗大灾”的弦,确保度汛万无一失。
各级各地大员上阵,指挥得当,迅速应对,措施有力,较好地处理了出现的灾情。市水利、国土、农业、交通、民政等部门积极开展抗灾自救,取得较好效果。
各级各地均启动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四级响应,全面落实防洪抢险责任制,积极妥善安排好群众生活,进一步排查险情,并做好核灾上报工作。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受灾群众及时组织转移安置,水毁工程修复和农业生产自救正全面展开。(胡丹 陈艳 黄汛办 林永迪 张朝珍 程胜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