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州区统筹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纪实

2020年1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黄冈日报 2010/5/11

近年来,黄州区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服务宗旨,探寻“融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工作思路,通过夯实队伍、设施、制度基础,创新管理、协调、服务、奖励机制,全力打造计生优质服务示范区,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出现良好局面。

2007年至2009年,该区人口出生率为7.47‰,年均自然增长率为2.89‰,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0.42%,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44。全区实际生育人口9695人,按全市平均生育水平计算,少生人口3074人。

通过稳定低生育水平、提升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推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2009年该区人均生产总值23459元、人均一般预算收入733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9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99元,均位居全市第一。

为实施好计生优质服务工程,该区注重夯实队伍、设施、制度三个基础。全区配备专职计生干部118人,专职技术服务人员34人,136个村都配齐女计生专干,计生工作人员报酬由区财政专户转账管理。对工作人员落实区“四大家”领导包乡镇、区直单位包村、镇村干部包组包人,计生干部挂镇联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包保责任制。近年来先后对3个乡镇、15个区直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对39名副科级以上责任干部进行诫勉,免除了8个计划生育后进村党组织书记职务,查处违法生育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12人。

夯实设施基础。近年来先后投入600余万元加强区乡两级计生服务站建设。通过改造区乡计生服务中心,配备蓝氧治疗仪、B超、电动手术床等医疗设备,新建细胞DNA病理实验室,建立区人口信息机房,为育龄群众创造良好的服务条件和环境。2009年区乡计生服务站为育龄妇女提供服务8.2万人次,开展生殖保健知识讲座23场。夯实制度基础。2007年以来,该区先后19次研究人口计生工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关于人口计生工作“一票否决”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全区各医疗保健机构实行出生实名登记、B超使用、终止妊娠药品登记和终止妊娠手术等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孕情上报机制。为保障工作需要,该区不断加大经费投入。2009年投入事业经费320万元,人均达到12.42元。2010年区财政预算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事业费346万元,人均达到13.45元。通过一系列保障措施,近年来,该区孕情掌握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全区一孩妇女积存率达到65.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4个百分点,无政策外生育村占比54.4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41个百分点。     

突出创新四项机制,优化服务质效。创新管理机制。对流入人口,健全“单位人单位管,社会人社区管,流动人口属地管”的“三管”工作机制和“以房管人”新机制。对流出人口,全面推行责任干部“五个一”管理,即签订一份合同,落实一名包保责任人,一月集中排查一次,一个季度落实一次见面责任,半年追究一次责任。2009年,该区先后为3157名外来流入人口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与广东、浙江、福建等24个县(市、区)签订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协议,外出跟踪服务70余次,涉及15个省(市、区),落实见面责任2795人。

创新协调机制。城区四个街道实行一体化服务,城郊五个乡镇开发区实行整体联动服务。在开展计生集中行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打击“两非”、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工作时,相关部门联合发挥职能作用。健全人口计生流动人口“一证管多证”制度、“控比”工作联席会制度等制度体系,公安、工商、卫生、民政、计生等部门全力支持和配合,形成了人口计生工作合力。2009年,工商部门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时,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1568份,对26名未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申请人在补办手续后办理营业执照。

创新服务机制。大力开展“五带四送三陪护”服务,通过面向全体育龄人群全面普查、对育龄妇女分类随访、对外出的育龄妇女跟踪服务、对破产企业下岗女职工实行“免费三查、定期服务”的服务模式,把优质服务的触角拓展到全社会,彻底消除服务盲区。2009年,该区为破产改制企业下岗女职工提供免费服务2.4万人次,免费婚检3974例,上门随访14600余人次。

创新奖励机制。全面落实“奖、优、免、扶、补”利益导向体系。建立健全独生子女保健费统筹发放、主动放弃二孩生育指标奖励、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独(双)女户优惠、“双女户”结扎奖励、区级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等优惠政策,切实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在省内率先实行独生子女保健费、主动放弃二孩生育指标奖励分级负担、以区为主的落实兑现模式。近年来培训各类人员1.5万人次,提供帮扶资金16万元,帮助794名帮扶对象实现再就业,为61名农村独(双)女户实行中、高考加分,向符合标准的5000余名奖扶对象落实各项奖励政策,奖金额度达268.37万元。(吕有明 汤婷 罗丽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