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我作为来自最基层的全国抗疫先进个人,走进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书记还与我们亲切合影留念。获得这样至高无上的荣誉和待遇,我感到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我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份荣誉,应该属于千千万万起早贪黑、不惧生死、默默奉献的全市社区工作者!
我所在的社区,辖37个小区、3791户居民,集物业型、单位型、“三无”型、村组型小区于一体,人员成份多,下岗职工多,困难群众多,防控任务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和6名社区工作者、12名网格员一起,自始至终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用我们柔弱的身体护佑着居民的健康安宁。
我们不辞劳苦,坚决落实小区封控任务。元月30日,接到城乡道路交通管制指令,当时天已抹黑,商店关门,交通停运,人力物力都成问题,连夜封闭谈何容易。怎么办?没有树木、没有板材、没有围档,我和同事们就四处寻荒,街头巷尾、来不及转运的旧沙发、破床垫、废弃家具成为小区封堵的主要材料;劳动力不足,我们就是女汉子,接连忙活七八个小时,手磨破了皮,脚打起了泡,终于在凌晨一点多完成封堵任务。从封路到封楼栋,从封有疫小区到小区全封闭,对这些紧急发出的指令,我们都是连夜奋战,通宵达旦完成任务。“居家就是奉献、不动就是战斗”,还记得2月6日那场电视直播会议,我们事前就挨家挨户发动居民收听收看。社区居民在听了市委书记刘雪荣的电视讲话后,更加积极配合防控工作,自觉关门闭户,“宅”家坚守,我们的防控工作也好做多了。
我们不惧生死,全力排查转运“四类人员”。对社区1万余名居民,每3天要排查一轮,每人每天排查200多户,白天入户排查、宣传知识,晚上汇总数据、转运人员,天天如此、连轴工作。有的同事感慨,上班就像上战场,早上出得来,晚上不知会不会确诊。即使是这样,为了居民的健康,为了不使黄州成为第二个武汉,大家义无反顾!抗疫早期,防护物资不足,我们一只口罩戴几天、雨衣就是防护服;排查期间,有些居民不理解、不开门,我们三番五次、苦口婆心,用真诚敲开房门、打开心门;人员转运,没有足够车辆,我们就用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车,只求把人员转送到位。凭着这份执着、这份责任,先后流调和转运密接者108人。2月初,辖区1位老人有疑似症状,但他隐瞒病情、不肯就医,我带着5名班子成员轮番上阵,坐在他的床头,经过5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终于打动了老人家。他到定点医院检查,当天被确诊,我们成了“密接人员”。那一刻,我心头一紧,担心我和同事们都可能被感染。我们也是血肉之躯,我们也害怕病毒,但危难当头,总要有人站出来!那位老人最终治愈了,回访时,他拉着我的手说,“摊上这大的事情,要不是你们,我就活不成了”。他的这句话,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给了我们前行的动力。
我们不离不弃,全心守护小区居民生活。居民生活无小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我们样样负责。平时不咋的的小事情,封控期间都是大事要事难事。我们会同下沉党员干部建立微信群,逐家订购、送货上门,保证基本生活物资;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我们代购物资送上门;家里没有现金,我们先垫付;男同志头发长了,我们请志愿者到小区理发;黄州买不到的特殊药品,我们想方设法协调到外地购买;有人心理压力大,我们成为心理医生“开心姐姐”;有老人孤独寂寞,我们尽其所能予以陪伴。辖区一位身患癌症的独居老人姜新甲,子女都在武汉,常年疾病缠身,疫情期间我们每天上门看望,送米、送菜、送药。我们把居民放在心上,居民也会把我们记在心里。城区解封那天,她托人给我们送来了亲手做的毛线靴,她的女儿也在武汉解封后第一时间来到社区致谢。疫情期间,我不知道听到了多少声谢谢,但这次却让我记忆最深,她说,林书记,谢谢你,感谢党把你们派来照顾我的母亲,你们比我们子女都做得好。
疫情是一次大考,总书记提出要补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短板,省委、市委就加强基层治理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政策。现在276名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服务居民的力量更强了,我们的待遇提高了,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与党同心,与民贴心,把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造福社会、服务人民的强大动能,用绵薄之力为祖国繁荣富强添砖加瓦,为社会发展进步添光加彩,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来换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