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4年全市教育十件大事

2020年11月02日 10阅读 来源:黄冈教育信息网 2015/1/16

一、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2014年8月15日,全市教育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市教育局召开,标志着我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正式启动。一年来,全市教育重点推进了学校管理体制、教师交流机制、教师素质评价、农村教学点师资提升、中小学招生制度、德育序列化、课堂教学模式、质量监测评价等8项改革试点;确立并启动黄冈中学、黄梅一中、启黄中学、晋梅中学等6所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习改革创新试点活动。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再创佳绩。2014年9月6日至12月4日,团风、红安、英山、蕲春、黄梅5个县顺利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麻城、龙感湖通过省级评估认定,黄梅、团风、英山成功创建全省示范县和先进县,至此,全市10个县市区通过省级、7个通过国家级评估认定,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通讯)

三、教育财政投入创历史新高。2014年8月21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永辉在全市教育工作推进会上代表市委、市政府再次就落实教育发展主要指标特别是加大地方教育投入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一年来,全市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体制,持续增加地方教育投入,全力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2014年完成地方财政教育投入31.63亿元,同比增长3.6亿元,增长率12.9%。

四、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大。2014年,全市争取省新机制教师岗位1217个,居全省首位;自主计划补充2354名,为历年之最。完成市级以上培训191批次2.16万人,首次组织教师赴境外开展高端培训,遴选226名教师、校长赴华东师大等高校开展集中培训。

五、政府教育实事项目全面完成。2015年1月6日,黄冈电视台晚间新闻栏目以《<为民办实事>盘点之四:教育惠民生,阳光暖人心》为题,对2014年市政府教育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了集中展示和详细报导。2014年,全市建成乡镇公办标准化幼儿园132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0所;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完成建设面积4.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近2400名学生走进新课堂。

六、薄弱学校改造再次发力。2014年12月29日,全市教育“全面改薄”及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麻城召开,标志着我市新一轮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大规模改造再次全面启动。按照“保基本、兜住底、促公平”的原则,5年时间里,全市将统筹资金34.3亿元,全面改善500多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七、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进程加快。2014年6月17日,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市区电子信息、工程、工贸、交通、水电等五所中职学校整合组建黄冈市中等职业学校(集团)有关问题。一年来,市区中等职业学校(集团)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县市区县级职教中心(理工中专)基本建成,麻城市、黄梅县、英山县实行整体迁建,全市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增强。

八、市校合作工作高效推进。2014年9月17日,市教育局牵头组织的“2014年黄冈市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宣传推介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雷邦贵亲自宣讲有关政策,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一年来,市教育局安排专职力量,投入20多万元,扎实完成了大学生实习实训3624人次、大学生创业就业团队10个、科研平台延伸基地4个、优质生源基地12个。

九、市区学校布局调整进展顺利。2014年9月1日,位于城东新区,总投资1.3亿元,占地122.2亩,总建筑面积33100平方米的黄州中学新校区,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市东坡小学扩建主体工程秋季正式投入使用,近800余名学生走进新教室上课。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黄州区思源实验学校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明显。2014年12月12日,市教育局代表全市市直部门接受了省委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第一督导巡回检查组的检查指导,相关工作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市委交办、重点对象、专项整治、群众关切的问题,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行立改,下达整改通知书45份,全市通报5次,查处违纪违规校长、教师84人,全市教育行风明显好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