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肆虐,伤痕累累。
截至目前,我市35万余亩林地、3万余亩苗圃、4千万余株苗木受灾,林区房屋、公路、桥梁、供电、供水、通信线路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留住绿色,留住希望。
全市林业人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搏斗,争分夺秒开展生产自救,留住洪灾后的那片绿,建设生机盎然的家园。
抢救受损苗木——
“水退一寸,补种一分”
8月1日,地表温度直逼37摄氏度,洪水退去后的英山县红山镇鸭掌树村种苗育苗基地,工人们正在补种金森女贞、红花继木等绿化苗木。
“洪水造成8000多株绿化苗木死亡,95万株油茶嫁接新生苗受灾。”英山县种苗站站长吴罡说,鸭掌树村种苗育苗基地是一个保障性苗圃,所育苗木用于林业工程建设,此次受灾100亩。7月20日起,种苗站职工全员上阵,和当地劳工一起开展清沟排渍、扶苗除草、灭菌消杀、防病除虫,全力抢救受损苗木,刚嫁接完的95万株油茶苗全部水淹感染,抢救活了50万株。“油茶苗的最佳嫁接时间是5月10日至30日,现在没法补种。我们又买了6万株绿化容器苗,加快补种,尽量保障林业工程绿化用苗。”
受强降雨和水库泄洪影响,罗田县林木种苗站苗圃基地河堤塌方,县林业局迅速调集33名防洪应急分队队员前往抢险,打木桩、堆沙包、疏河道……抢险队员和当地群众一起,3个小时保住了500米的河堤,最大限度减少苗圃损失。灾后,种苗站迅速开展自救,对水毁苗圃进行补栽补种,目前,受灾苗木正在逐步恢复健康。
蕲春县千亩保障性苗圃基地,不仅全部苗田被淹,苗圃道路、沟渠等苗圃生产设施也受到破坏,恢复生产任务重、难度大。该县林业局女职工付雄英,离退休只剩3个月时间,主动请缨参与苗圃灾后重建。她说:“我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防灾保绿出力!”
武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内300亩草坪受损,30余棵银杏树死亡。“目前,我们正在对水毁的码头、巡护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树木和草坪计划在天气稍微凉快点再补种。”公园管理处副主任李普平说。
保护古树名木——
“全力以赴,不倒一树”
8月1日,罗田县林业局干部张新良再次来到九资河镇台子塆村,指导施工人员给救治好的三棵古树施加营养针。
由于7月6日的一场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台子塆村2棵310年树龄的黄连树和1棵200年树龄的枫香树,受洪水冲刷根部裸露。7月9日洪水退去后,该县林业局林业技术人员一边迅速开凿排水孔,防止污水流入造成烂根,同时施加营养针恢复长势,一边打桩加固填土砌岸,对三棵树进行救治保护。
“在保护的同时,我们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古树进行美化。”顺着张新良的手指,记者看到古树四周围上了防护栏,周围铺上了草坪,修砌了台阶,一条1.8米宽30米长的小路蜿蜒而出。在古树的旁边有一块文化石,文化石上刻有古树名称、树龄、身份证号和其文化故事。“后期我们还将为古树制作二维码身份证。”
汛情期间,该县林业局安排专人对古树进行巡查,成立“养护小组”对古树进行救治和养护,同时还聘请“树医生”对古树体检。“保护好全县1万多株古树名木,坚决做到不倒一树。”话音刚落,张新良的手机响了,“胜利镇有棵树出现问题,我得马上赶过去。”他一边说一边急匆匆带领“树医生”赶往胜利镇。
为强化汛期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麻城市各林业站未雨绸缪,迅速对辖区内古树进行巡查,科学制定救治方案。对倒伏的古树进行打桩加固,杜绝倒塌引发的安全事故,对有病虫害的古树进行除虫处理,对根系受损的古树加强排水处理,确保汛期内古树安全。
灾后技术指导——
“严防雨后次生灾害”
暴雨后,气温回升,高温高湿易暴发病虫害。
油茶是麻城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树种,今年该市新造油茶林3.3万亩。暴雨后,该市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刘力萍马不停蹄奔赴在各个油茶基地,进行抚育管理指导。
“从6月底开始,我们就对油茶喷洒药水,防治炭疽病和油茶烟煤病,对有象甲虫等虫害的油茶树和草灌全面喷杀。”刘力萍说,除了防控虫害,刘力萍等林业技术人员还对油茶林间套种、科学施肥、中耕除草及抗旱保苗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虽然顶烈日作业,但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油茶基本健康,长势良好,一切的辛苦也就值了。”
8月1日一大早,罗田县塔山森林公园里一片忙碌,30名工人正在对栎掌舟蛾和栗实象虫害进行喷杀。该县森防站副站长王卫星介绍,栎掌舟蛾和栗实象对板栗树造成危害,而洪灾加重了这两种虫害。“板栗是罗田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监测到已经有5万亩以上的板栗树遭遇虫害。这段时间我们加班加点喷药,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而在该县的苗圃基地,工人们也在加大灭菌消杀、整枝修剪、病虫害预测预报等技术措施,以提高苗木存活率。
8月1日至2日,蕲春县对檀林、大同、张榜等9个乡镇56个村实施飞机喷药,灭杀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褐天牛,为松树的健康保驾护航。
目前,市林业局正加紧核灾,开展灾后林业生产技术指导。各县市区国有林场、种苗花卉基地、自然保护地、湿地公园等正在抓紧安全隐患排查,杜绝次生灾害,以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熊庆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