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市全力冲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目标

2020年11月02日 10阅读 来源:黄冈日报 2014/3/21

3月19日,记者从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推进会上获悉,2014年是我市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达标验收年。我市将集中力量,再添措施,着力实施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生态、安全、基础”等七大工程,确保全面完成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各项工作任务。

自2009年启动省级环保模范城创建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将环保模范城的创建纳入到“四城联创”工作中,批准实施创模规划,并把创模工作写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截至目前,创模27项指标中还有8项指标没有达标。为全力冲刺迎创工作,确保创模工作真正惠及普通老百姓,我市今年将着力实施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生态、安全、基础”等七大工程。

“蓝天工程”:重点是提高空气质量。建成区空气的年优良天数要达到310天以上,主要污染物年日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3年,市区的优良天数只有300天,仅达到国家三级标准。今年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完善综合性工作方案,切实抓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实现年度达标目标。推广清洁能源,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要大于50%。继续加强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工作,确保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大于75%,禁止环保定期检测不达标机动车上路行驶。

“碧水工程”:重点是改善城区水域的水环境。加大中心城区水域治理力度,尽快编制中心城区水污染防治规划,继续推进遗爱湖综合整治,加快实施长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杜绝投肥养殖,确保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市域内跨界断面出境水质达到省考核目标。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加快建设备用水源,继续加强城区二、三水厂水源地的环境监管,确保饮用水安全。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确保达到75%以上的目标,保证出水水质达到规定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要安装在线监控设施,排放的废水、废气、污泥及产生的噪声必须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绿地工程”:重点是保证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大于35%。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高于75%,卫生填埋场、焚烧厂建设和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必须满足标准要求。积极推行垃圾处置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垃圾渗滤液达到排放控制标准。路口戚家岭垃圾处理厂要配套建设臭气回收处置设施,协调搬迁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争取尽快通过环保验收。

“宁静工程”:重点是要消除噪声污染。加强对城市工业、建筑、交通和社会生活噪声源治理,优化城市声环境,提高市民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度。将噪声污染防治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按照闹静分隔、土地合理使用和功能分区的原则完善城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布局。严格控制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污染,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夜间施工临时许可制度,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夜间施工作业。划定城市机动车禁鸣区,严格控制机动车辆鸣笛和其他信号装置噪声,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其他高音响器材招揽顾客,禁止在住宅区使用广播喇叭叫买、叫卖。

“生态工程”:重点是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加强对城乡接合部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管理,确保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采取强力措施,确保环境保护投资指数、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化肥农药减量化等指标达标。城市“限塑令”要宣传到位、执行有力。所有安装自动监控设施的国控重点工业企业的主要污染物浓度稳定达标排放。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制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与产品,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安全工程”:重点是要保证环境安全。将环境突发事件纳入城市突发事件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构和信息报送系统。确保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大于85%,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废旧放射源、放射性废物依法安全处置。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

“基础工程”:重点是做好环境管理基础性工作。进一步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将环境指标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加强环境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能力建设,落实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争取监测站能力建设达标验收。提高公众对创模的认识和参与率,让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达到75%以上。(贺正文 刘林刚 吴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