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黄冈大别山“旅游热”不断升温,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的资源特色、产业定位、发展方同在认识上也不断深化,旅游开发的思路更加开放。从重点旅游县市区和旅游景点的各自为战,到大别山红色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的整体谋划,一幅清晰的大旅游蓝图勾画出令人鼓舞的灿烂前景。
资源整合与品牌重塑
2007年6月,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经济的决定》正式出台。这是一份指导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整体打造大别山旅游品牌的新要求。这对于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构建一个全新的黄冈大旅游格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红色(革命历史)、绿色(生态景观)、古色(名人文化)是黄冈大别山旅游的资源特色;但放在全国范围来审视,这三大资源特色单独与国内其他地方的同类景区景点相比较,优势都不够突出。然而,在同一个地区兼具“三色”旅游资源,“三色合一”,全国范围内尚属罕见。
去年6月,李鸿忠省长在大别山旅游开发现场办公会上就对黄冈大别山区“三色合一”的旅游资源特色作出了高度评价。要求黄冈“在谋划上要有大思路,在开发上要有高品位,在建设上要有高档次”,“做好大别山旅游发展这篇大文章,努力推动老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黄冈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大别山区;既是四省交界的边区,又属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可谓“四区合一”。旅游业是最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新兴产业,也是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产业,是带动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因此,在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区两带”战略思路。“一区”即临港(武汉新港)经济区;“两带”即沿江经济带、大别山红色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这项区域发展战略既符合国家和省的大政方针政策,又切合黄冈实际,首次把旅游产业提升为全市发展战略支撑,确立了旅游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大别山红色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的全面启动,进一步加快了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整体打造大别山旅游品牌进程。即将建成通车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将红安、麻城、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7个县市38个重点景点景区“一线串珠”。长期以来因交通瓶颈制约被阻隔分散的旅游资源连线成片,为深度开发旅游精品线路、拓展大别山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
业态创新与集群发展
总投资35亿元的李时珍健康文化旅游区,既是一个引进外来投资的大项目,更是一个引领黄冈大别山旅游业态创新和集群发展的大创意。因为它颠覆了传统旅游观光览胜的概念,将旅游、地产、运动休闲、健康教育、影视文化、保健产品乃至商贸物流等多项与旅游要素相关的产业整合在一起,统一在李时珍的品牌下,用工业化的理念、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谋划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据了解,该项目的投资主体湖北李时珍健康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构想初步包括“五个业态”。
旅游业态在空间布局上划分为六个区:湖北赤龙湖健康生态旅游度假区(含华中影视文化花基地、明清影视文化城等项目),蕲州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及历史文化旅游区,云丹山风景区(含太平避暑山庄、太平森林公园、《西游记》原生态景区、南天河漂流景区、桐梓温泉度假区),三角山名胜风景区,仙人台名胜风景区(含仙人湖景区)、管窑古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力争在2020年前,高起点、高标准地把李时珍健康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流通业态包括协助县政府继续办好蕲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同时打造好蕲州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一条街。
产品业态指整合一批资源(如保健食品、保健酒、健康品、旅游产品、绿色农业等),形成李时珍系列健康产品。
教育业态设想寻找合作伙伴(中医药学院、国内教育投资集团和医药集团等),共同投资湖北李时珍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把学院办成以教学为主体,集科研(教研室、实验中心)、医疗(附属医院)、校办产业(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综合发展的高等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高标准地建设成为湖北省农村医院、城市社区医院和全国中医药企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中医养生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地产业态的重点是健康地产(如李时珍健康大世界保健基地、李时珍养生园)和旅游地产(如高端人士别墅和联排公寓、企业休闲总部、企业家俱乐部、私家庄园等),还有参与湖北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建设、按工业旅游的思路开发工业地产的意向。李时珍中医药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由李时珍品牌衍生的健康和文化又是一个永恒的产业主题,拥有挖掘不尽的资源。李时珍健康文化旅游区这一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正处于起步阶段的黄冈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区域联动与互利共赢
即将举行的首届中国·黄冈大别山旅游节九大主题活动中,有两项主题活动极为令人关注:苏东坡生命之旅城市市长峰会暨东坡文化国际学术论坛和大别山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苏东坡生命之旅城市市长峰会暨东坡文化国际学术论坛,邀请了以东坡文化为纽带的15个城市市长和国内外苏学研究专家赴会。届时,湖北黄冈、四川眉山、河南开封、陕西凤翔、浙江杭州、山东密州(诸城)、江苏徐州、浙江湖州、江苏常州、山东登州(逢莱)、广东惠州、海南儋州、河南平顶山、安徽阜阳、江苏扬州、河北定州16个城市互签友城协议,与专家共论东坡文化,建立以东坡文化为纽带的经贸文化旅游城市联盟,共创中国东坡文化旅游品牌,共享旅游经济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推介黄冈,进一步提高黄冈的知名度、美誉度。
出席大别山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高峰论坛的,有包括我市在内的大别山地区3省6市36县分管旅游领导和旅游局长,邀请8名国内知名旅游专家在论坛中就大别山旅游发展作主题演讲,探讨促进大别山旅游区域合作途径。共享大别山旅游资源,全面推进大别山旅游整体开发,打响大别山旅游品牌,联手打造旅游精品,形成产品互补、客源互流的共赢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市旅游部门利用中央确定的武汉——红安——麻城——新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积极与安徽、河南开展区域红色旅游台作。同时加强大别山与江西井冈山、湖南韶山、陕西延安、四川广安等地的联合,不断优化组合“红色之旅”精品线路。大别山红色之旅,绿色生态之旅、古色文化之旅已形成热线产品。麻城杜鹃、天堂红叶、大别山峡谷漂流,以及大别山乡村度假等正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热点。(刘彦友 王国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