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至24日,罗田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群众文化演出周”在罗田县人民广场举行。连续5天的演出,从一场场热乎乎的“群众广场舞”到“村级文艺宣传队优秀节目调演”、从“戏剧进校园成果展演”到“罗田民歌大奖赛”,一场场“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的精彩演出,充分展现出“群众文化演出周”以群众为中心的活动宗旨,也为老百姓提供了追逐艺术梦想的舞台。
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到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三天不把歌来唱,三岁孩儿白了头……”11月20日上午10时许,一曲具有罗田地方特色的民歌拉开了“群众文化演出周”的序幕,在群众热烈的掌声中,白庙河镇东腔戏的呵呵腔、三胜京剧社的京剧选段、县文化馆管弦乐合奏、县剧团的舞蹈《大别山放歌》等节目轮番登台。
本次“群众文化演出周”活动以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以讲述罗田故事、展示罗田精神、弘扬优秀文化、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为指向,打造固定的特色文化品牌。村级、社区文艺宣传队选送的群鼓书《走进新时代》、慢板《美丽乡村更繁荣》等一年来新创作编排的30个主题鲜明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的罗田乡风文明建设唱响了好声音。
县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段文俊介绍:“近年来,罗田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全县成立了300余支村级文艺宣传队,寓教于乐的群众活动已成为培育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从专业演员一枝独秀到全民参与精彩纷呈
本届庆祝改革开放40年“群众文化演出周”,分群众文化广场舞展演、村级文艺宣传队优秀节目调演、戏曲进校园展演和罗田民歌大赛决赛四个专场五个场次进行。各个专场的演出各具特色,好戏连台,惊喜不断,让市民耳目一新。
23日的“戏曲进校园专场”则是本届“群众文化演出周”的精彩专场。来自全县20多所中小学的孩子们,奏响的一曲热烈欢庆的黄梅戏联唱《黄梅飘香》,掀起了“群众文化演出周”的高潮。百余个孩子中,最小的只有4岁,最大的也才15岁。白庙河中学的学生们以锣鼓伴唱的形式表演的原生态东腔戏小段《送香茶》,生动再现了起源于罗田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腔戏的浑厚魅力,引得在场的观众忍不住纷纷感叹:“我们的非物质文化后继有人喽!”
当天,来自全县各个学校孩子们的精彩演出为观众奉上了一台集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的精彩节目,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出罗田青少年的艺术风采。24日县剧团、县文化馆、三胜京剧社、音乐家协会专场,一曲曲奔放的罗田民歌、一段段精彩黄梅戏联唱、一首首悦耳的器乐类演奏等,让观众好评如潮。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亮点纷呈,许多身在外地的罗田老乡在《云上罗田》等新媒体现场直播平台留言:多姿多彩的节目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家乡。
从群众自娱自乐一小步到影戏摘金获奖一大步
大山深处的罗田县群众文化活动,不再仅仅是满足于群众自娱自乐,而是要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罗田,像当年的京剧鼻祖余三胜一样,走进大武汉,轰动北京城。
该县投资300多万元,创作大型黄梅戏《余三胜轶事》,在全省第九届黄梅戏艺术节囊括七项金奖,2015年度获评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剧目,湖北省已经申报国家级五个一工程奖剧目,2016年6月18日至20日赴北京在中国评剧院作三场汇报演出。投资近500万元的励志电影《梦行者》,是国内县级自主投资拍摄的首部电影。首映以来,好评如潮,获评2015年度全国百部优秀故事片。近两年,该县民间艺人许继生和徒弟李玉娟、饶俊华先后赴美国旧金山及上海参加稀有剧种展演、一曲原汁原味的《赐福》博得海内外观众满堂彩。
短短几年时间,罗田在发展文化产品上投入过千万元,对文化相关产业发展投入达2亿元。县委书记汪柏坤坦言,文化建设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对加快地方经济建设能够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妙用。(王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