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市一批文艺精品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屈原文艺奖”

2020年11月02日 10阅读 来源:黄冈日报 2013/6/24

6月18日,记者从市委宣传部获悉,日前,省委宣传部下发文件,表彰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屈原文艺奖”获奖单位和作品,市委宣传部获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屈原文艺奖”组织工作奖,广播剧《天堂岛》、文曲戏《草鞋老太爷》、黄梅戏《李四光》、长篇小说《从蓝天到大地》、报告文学《大别山师魂》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朱鸿儒获“屈原文艺奖”人才奖。

黄冈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著名学者、诗人、作家、评论家和戏剧家。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就是在黄州写下“一词二赋”等千古名篇,成就其文学巅峰。进入现当代,特别是英山籍作家熊召政、刘醒龙获得茅盾文学奖,更是激发了全市所有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激励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文艺作品,文艺创作硕果盈枝。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全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和繁荣我市文学艺术创作的意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名人文化建设的意见》、《黄冈市对在国家级、省级重大文艺活动中获奖作品和人才进行奖励的试行办法》等文件。还专门成立黄冈市黄梅戏精品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黄梅戏品牌战略的指导。市级财政还设立了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扶持优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文艺精品打造项目、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品牌活动进行奖励扶持。

全市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及文联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服务文艺工作者的途径和办法,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的良好氛围。我市共有市级文艺家协会21个,县市以上各类文艺界会员近万人,其中省级以上会员763名,国家级会员107名。全市共有各类文艺刊物25种,其中市级文学刊物4种,9个县市创办了文学刊物15种。这些会员的发展和刊物的主办,带动和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通过举办东坡文化节、黄梅戏艺术节、鄂东民歌大奖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推动艺术创作生产,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出新人新作。

丰腴的创作沃土,不断优化的创作环境,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市文艺创作生产出现百花齐放,繁荣昌盛的发展态势,有力推动了文化强市的建设。

广播剧《天堂岛》

由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制作。该剧以2010年“感动湖北”年度人物江志国感人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乡村医生江志国顶着世俗偏见,在麻风岛坚守三十多年,带领麻风病人战病魔、建家园,将谈虎色变的“麻风岛”变成天堂岛的动人故事。该剧从全国2万多集广播剧中脱颖而出,2011年荣获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连续剧金奖。

文曲戏《草鞋老太爷》

由武穴文曲戏研究院创作演出,通过戏剧形式讲述了一段知县之父平冤救人、幽默诙谐、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该剧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弘扬了公道自在人间、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取向,先后荣获省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优秀演出奖、编剧一等奖,第九届楚天文华奖剧目奖等11项大奖。

大型黄梅戏《李四光》

由省黄梅戏演艺集团创作演出,截取了李四光一生中确认四纪冰川、为国找油等几个重要人生片段,重点刻画了李四光爱国爱科学之情,是一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剧目。先后荣获湖北省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一等奖,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金黄梅”奖,第九届楚天文华剧目奖,并于2011年三次进京演出,剧组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该剧已在省内外演出100多场次。

长篇小说《从蓝天到大地》

团风籍作家王广宏创作,是一部反映军队转业干部创业的文学作品,成功塑造了空降兵军官李中坚转业后胸怀理想信念,有胆有识、有情有义的开拓创业者形象。作品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长篇报告文学《大别山师魂》

作家高永祥、吴远目共同采写,展示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蕲春县高中教师汪金权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历程,深度挖掘了汪金权安贫乐道、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境界,弘扬了时代主旋律,在全国影响深远。人民日报发表书评,给予高度评价,中国作协专题召开作品研讨会,多加国家级媒体予以报道。

朱鸿儒

市广播电影电视剧干部,2009年以来,先后担任电影《黎明行动》现场监制兼剧照摄影,广播剧《天堂岛》编剧兼制作人,成功担任了多部影视作品的制片人,多次担任大型文艺活动的总策划或总撰稿人,由他作词的歌曲《痴心不改》获全省广播影视文艺汇演一等奖。(梅卓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