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英山做活旅游文章助推全域经济发展

2020年11月03日 10阅读 来源:黄冈日报 2018/11/8

“体验毕昇活字印刷术,邂逅最美的菊花,采农家秋果,品农家美食,泡毕昇温泉……”11月6日,正在英山四季花海中华情园景区赏菊的武汉游客徐美心,惬意地刷着朋友圈,引来众多好友点赞。

英山县树立“全域旅游、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理念,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机制,全力叫响“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旅游形象,将现代旅游业打造成全县经济增长“第四级”。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该县共接待游客52.4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3.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5%,两项核心指标连续三年增幅保持在25%以上,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最快的县之一。

全域谋划,绘就旅游升级“一张图”。编制《英山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系列规划,并与城乡、土地、交通、环保等规划深度融合,保障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与其它各项建设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西河十八湾”、“东河百里秀”两条乡村旅游示范带,构建以地热温泉为特色的城区温泉养生度假区,以“西河十八湾”为特色的西河乡村休闲旅游带、以毕昇资源、红色资源、茶叶资源等为特色的东河人文风情旅游带、以白莲河库区资源为特色的环白莲河水生态旅游带、以大别山主峰、篓子石、桃花冲等名山为特色的北部生态休闲旅游带等“一区四带”旅游发展格局。

全业融合,打造产业发展“一盘棋”。围绕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生态采摘园、茶叶观光体验园、荷花品赏体验园等15处。启动建设华中药用植物石斛园、大别山道地中药材深加工园、大别山苍术旅游文化产业园、大别山药材博物馆四大园区,全力争创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实施旅游富民和旅游扶贫工程,引导农民参与经营服务、土地流转等乡村旅游产业链,实现旅游发展成果共享。深入推动“英山民歌大家唱”和戏曲进景区活动,编印《英山民间故事选》《英山民歌集》等文集,制作了《文化英山》专题宣传片、宣传册。神峰山庄创新“新文化+新农业+新健康”复合经营模式,荣获全国产业扶贫“十佳典型案例”,走出了一条大别山片区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全面营销,推动品牌提升“一体化”。英山“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围绕“毕昇故里·四季休闲”旅游发展定位,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全面提升发展质效,构建以“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为母品牌,以“静境桃花冲·度假氧生活”“神奇南武当·云上天堂顶”“英山云雾茶·源自森呼吸”等为子品牌的区域品牌体系。通过节会搭台,连续27年举办茶文化旅游节,连续多年举办“挺进大别山漂流赛”、全县美厨娘厨艺大赛等活动,积极创造英山美景、美食的营销热点,展现英山地域风采。在央视推广英山旅游品牌形象,并利用公交车身、地铁(高铁)电视、航空机舱、户外大屏、高速广告等媒介全方位推介英山旅游产品,还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开展营销宣传,英山旅游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全民参与,凝聚干群合力“一条心”。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设立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在农业、林业、文化等多个行业部门设立旅游股室,构建以“1+3+N”为基础的现代旅游治理体系。倡导以旅游的视觉对接旅游产业,国土部门牵头创建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水利部门牵头创建毕昇湖水利风景区、林业部门牵头创建张咀国家湿地公园。今年以来,新建星级宾馆30多家,新增床位1万多个,改造升级旅游公路200多公里,新建改建旅游厕所50多座,新打造特色商业街区3条,“云游英山”智慧旅游平台顺利投入使用。部门、乡镇服务旅游发展的“大合唱”正在英山大地处处唱响,人人话旅游、人人干旅游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

近年来,英山全域旅游硕果盈盈,相继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北旅游强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2016年11月成为黄冈市首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入围单位,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吴滕钰 张若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