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合力纾困企逢春

2020年1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2019/11/19

记者 冉运芳 通讯员 陈兰

“3个小时就办好了,凭这张证,融资贷款有着落了。”10月12日晚8点40分,恩施市长源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副经理曾建拿到不动产权证时说。

办证难、融资难,是困扰诸多企业的共性问题。为破题解忧,我州打通办理不动产证渠道,在源头上“开刀”,以“一证”解“两难”。

从解剖“麻雀”到对症下药。近年来,我州聚焦企业难题,逐一纾困,合力“助跑”实体经济。

保驾护航解转型之难,让困境化为动能

9月12日,州委书记柯俊调研工业经济发展和项目落地情况,强调要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服务企业发展。

9月19日,州委副书记、州长刘芳震强调,要提高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企业生产经营到底存在哪些困难?销售、融资、用工、审批等情况如何?需要政府从哪些方面支持?腾龙水泥、八峰药化、长源轴承……一次次深入调研,一次次细致交流。

摸清底数,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向问题“叫板”,既要解企业的“近渴”,也要除企业的“远虑”,我州在为企解难上有态度、有力度、有温度、有速度。

“像精准扶贫一样扶持调度工业经济。”11月7日,州经信局局长向应才说。在他看来,要搭建好政务服务平台、园区平台、融资平台、对外开放平台、产销对接平台、企业孵化平台,以突破企业的办证难、落地难、融资难、办事难、配套难等制约因素,从而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让企业“轻装快跑”。

躬耕服务,恰似春风。各级各部门的真招实招给了不少企业一个活的机会。

11月9日,鹤峰江坪河水电站正式下闸蓄水,预计明年7月发电。江坪河水电站投产后,将在防洪、发电、旅游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从停工到复工,历时4年,重重困难,但在各级党委、政府倾力支持下,鹤峰勇担当,调精兵,建专班,主动推动公司股权重组,最终取得法律、经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成效。

有了党和政府保驾护航,涅槃的企业不胜枚举——楚焱工贸破产重整、腾龙水泥联合重组、智胜石材兼并重组、晟美康药业招商合作、建塬石材银企合作、金竹园煤炭转型发展……

目前,全州14家企业重组成功正恢复生产。

聚八方之力,围着难题解。州领导带队为企业申报相关试点,设企业破产援助专项资金,搭工业产品对接平台……一件件暖事、实事,让企业在转型中变压力为动力,做精主业,增强搏击市场风浪的能力——

有了绿色通道,长源轴承不动产权证拿到了;有了代办服务,洲际食品坐等不动产权证上门;在恩施市,组建了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集中兵力搞服务,以不动产权证为例,截至11月11日,持证工业企业从24家上升到47家;在宣恩县,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持续深入;在来凤县,县主要领导现场办公细化方案,助企业复工……

随着各地各部门零距离沟通、深层次解难,好的政策举措正变成见效的行动。

雪中送炭解融资之难,让高山变成高地

当前,融资难、融资贵“绊住”了许多企业的发展步伐。

“有形之手”如何发力?政银企对接就是一个纽带。

11月15日,州地方金融工作局、人行恩施州中心支行举办了金融支持工业企业对接活动,10家银行机构与19家重点工业现场签约。这是今年第4次政银企对接。

同时,银行机构主动出击,“百名行长进民企”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企业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实现服务“零距离”。

锦上添花固然美,雪中送炭更可贵。活动精准化施策解企业燃眉之急,颇受欢迎。

汉口银行恩施分行创新服务便是缩影。

企业成长初,大都存在资质偏低、担保能力不强等因素,企业融资难。汉口银行恩施分行针对此类情况,开展应收账款融资等模式。咸丰智城网络科技公司去年8月成立,处成长初期,该行考虑客户特殊性,开展信用培植,通过对上下游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精准施贷,为该公司成功授信2800万元,使公司承接的项目成功落地。

湖北博今电气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企业之一。

此前,博今电气已融资1490万元,新增可能性小。人行宣恩县支行掌握情况后,6月组织4家金融机构负责人,进公司对接。

经沟通,他们了解到该企业下游客户多为优质客户,订单多,前景好,前5月营业收入3500万元,是经济下行压力下的亮点企业之一。但融资跟进中,也曾陷入僵局。7月,人行宣恩县支行组成督查组,再次督办。为达成合作,工行宣恩支行行长张德顺4次到州工行汇报,最终创新思路于8月6日正式办理贷款。

兴福村镇银行全辖26名行长入企“一对一”服务也深得企心。截至10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43.07亿元。

活动前期,离不开州地方金融工作局、州经信局、四大产业集群牵头部门摸底配合。后期实效凸显,重点支持企业126家,首贷企业占比46.8%。重点支持企业信贷需求金额7.6亿元,银行授信金额6.49亿元,落实贷款金额5.2亿元。

截至9月末,全州银行机构贷款余额1153亿元,比年初增长113亿元,增量居全省第三位。上半年银行机构为企业累计减免费用169.8万元。

齐心协力解要素之难,让瓶颈变为优势

每一次顺利供电都是一场硬仗。

4月11日,国网恩施供电公司技术员顶风冒雨,从罗家湾220kv变电站出发,勘测布点。越6座山、穿沪渝高速,将线路从6.7公里压缩至4公里,降低了电压消耗,虽施工难度大,但凭股韧劲,硬是赶在次日完成了变更。

厂房林立,机器轰鸣,园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离不开电能支撑。

11月12日,冷雨霏霏,在金桂大道工业园区,国网恩施供电公司任亚辉与张鸣鸣,和湖北同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廖康荣一道,一边检查变电箱,一边讲解如何降低用电成本。公司负责生产的邹剑说,企业用电设计、安装、维护,全靠电力。今年在电力的建议和支持下,公司通过错峰生产、及时投运无功补偿装置,企业将节省10多万元。

10月,电力工作人员发现,立讯公司受基本电费在整体电费支出中占比较大影响,企业综合均价较高。于是,他们建议立讯根据实际最大负荷和近期新设备投运安排,申请计费方式调整为按实际最大需量计算。11月公司基本电费由5.6万元降为1.2万元。

为支持高新区建设,国网恩施供电公司和州高新区建电力专班,建常态化沟通机制。田国栋负责专职衔接,为立讯通电顺利进行设备检测,为解决华阳项目施工用电……很多时候,要奋战到晚上11点多钟。

对外协调,对内联动,企业不断增强的电力获得感。目前,已超前完成10多家入园企业的生产、施工用电接入工作。

入企“会诊”,现场解题,实现了规上企业、茶叶生产企业、州工业经济领导小组调研的150家企业、到户均价较高的企业、生产时间明显不合理企业、经营困难企业“六必进”……

桩桩件件,都是国网恩施供电公司“千名党员进千企”活动的生动案例。

活动期间,累计走访企业2409户,提供节能降费建议516条,预计每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800余万元,提供安全隐患整改建议671条。

人心齐,泰山移。9月,恩施市为立讯员工孩子就近上学开出配套政策;11月,来凤县为立讯企业送来约80名定岗实习生……

用电、用工、技术等各要素都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点,服务的协同性不断增强。

企业遇坎儿,或许是“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坚信,只要各方搭把手,企业努把力,合力求解,企业必定能够翻山越岭、健步前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