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付瑞勇
依法加强对政府的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的神圣职责。
2019年,是恩施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州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行使监督权、决定权,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工作安排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新时代如何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州人大常委会创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形式,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三大攻坚战”、助推民生持续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监督重点,积极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监督什么?
——紧扣州委六大重点任务,关注民生热点、社会焦点
“政府工作重点在哪里,群众最关注什么,人大就监督什么。”州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打好“三大攻坚战”、建强“四大产业集群”、优化营商环境等六大重点任务上来,让监督有深度、有精度、有力度。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大对经济运行的有效监督。州人大常委会运用调查、视察等形式,全面掌握全州经济运行情况,听取和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计划、预算、决算、审计、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报告,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整改、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监督。
脱贫攻坚战是“三大攻坚战”的坚中之坚。贫困户脱贫关键在产业、落脚在就业。州人大常委会围绕产业就业扶贫,开展专题视察、听取和审议政府有关报告,从产业科学布局和转型发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培育引进市场主体、改进就业培训方式、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等方面提出对策,着力破解稳定持续脱贫难题。
我州药材资源丰富,素有“华中药库”美誉,发展民族医药业大有可为;我州有28个少数民族,散居少数民族乡村发展涉及全州大局。州人大常委会相继组织开展民族医药业、民族乡村发展这两个专题视察。视察组深入民族医药一线、贴近少数民族乡村,从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民族政策、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探索路径,破解一个个难题,提出一条条建议……监督工作体现“发展高度”“民生温度”。
“要让每位群众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量!”州人大常委会在法治框架下用好监督指挥棒,聚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政府建设,开展调查、视察,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强化法治利器作用、提高“一府两院”工作效能、增强社会法治意识、营造依法治州社会氛围等关键点上,深入进行现状分析和问题研究,提出工作建议,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当好“侦察兵”和 “监督哨”。
聚焦重点、回应热点、关注焦点。州人大常委会运用监督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有效解决,推进民生实事落地落实。
怎样监督?
——创新监督手段,坚持正确监督、实现有效监督
怎样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只有坚持“依法”“深入”的正确监督,才能实现“精准”“务实”的有效监督。州人大常委会始终按照依法依规、深入实际、靶向精准、务求实效的要求开展监督,为政府工作集聚“支持力量”。
“党有号召、我必行动,法有规定、我必执行。”根据中央和全国人大的部署,依照《预算法》规定,州人大常委会在财经监督中开展了系列实践:推进预算监督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强化了政策对支出预算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持续加强审计整改跟踪监督,实现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同向联动;尝试建立人大监督国有资产制度,首次听取州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报告,推进人大监督国有资产的制度化、规范化。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州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视察组,深入各县、市开展专题视察、调研等活动,既“身入”又“心至”,通过问干部、看基地、访贫困户等形式,收集产业就业扶贫、少数民族乡村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等第一手资料,在现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争取政策制定的“话语权”。
“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是人大制度的本质要求;坚持“问计于民”,是人大工作的源头活水。2019年8月,一份《全州产业就业扶贫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出炉,报告中关于提高产业就业扶贫措施精准度、培强扶优市场主体、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等建议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践性。
这份报告是从群众中来的。州人大常委会将监督的根扎在基层,“问”来群众心声,“答”出实情对策,用“群众工作法”提升监督效果。
坚持问题导向是人大监督工作的方法论。2019年6月,州人大常委会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酉水河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在监督中推动问题解决。结果显示,酉水河流域2个地表水考核断面、1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值达标率100%。
同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围绕提前规划编制、加大资金投入和源头管控、严格落实整改任务等提出了改进要求,加强跟踪监督,让问题解决不留尾巴。
实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还在工作方法上创新。如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对决定事关全州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州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审慎从事。在对兴建恩施民族体育运动中心和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整体迁建的重大事项做出审查决定之前,州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统筹整合各有关专委会力量,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反复调研论证、征求意见上,保证常委会及时依法对这一重大事项作出决定,促进重点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推进,体现了人大对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敢于善于担当负责的态度。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是人大监督工作的新课题。州人大常委会从制度创新入手,建立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制度,从监督程序和实体等方面对国有资产监督作出全面规定,保证监督有章可循,规范实施。
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州人大常委会用创新的时代精神开展监督工作,促进问题在监督中解决。
监督有何成效?
——让人大监督更有刚性,充分释放人大工作活力
让群众满意是党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州人大常委会以解决问题、群众满意为监督的标尺,构建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的闭环机制,让人大监督更有力、更有为。
酉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离不开州人大强有力的监督。州人大常委会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为底线坚守,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酉水河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让《条例》宣传、污染防治、水域环境监管等规定的实施不松一个刻度。
“输血更造血,脱贫才会有生命力。”州人大常委会“问诊”产业就业扶贫,开出一张张良方。目前,全州729个重点贫困村已建立专业合作社1257家,对接龙头企业602家,联结贫困户5.4万余户,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脱贫内生动力十足。
让人大监督长出“牙齿”,实现“咬合”,更有刚性。州人大常委会跟踪督办脱贫攻坚,促进扶贫领域4421个问题、967条意见得到解决,“代表行动”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审查州政府、县市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9件,配合全国人大、省人大加强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推进法治恩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监督,促进政府在优化机构设置、提高法治思维、加强法治教育、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取得成效,“一次办好”“最多跑一次”“阳光信访”“三治融合”等成为法治政府新常态……
人大监督,人民寄予期待。州人大常委会紧扣“促发展、惠民生、保和谐”,促进政府工作,密切干群关系, 有效释放了人大工作活力,书写了新时代恩施州人大监督工作的新篇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