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冉运芳
工业有力量,经济才有活力。
1至9月,全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增速18.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一位。
工业经济逐步回暖,与工业密切相关的一些关联指标,如工业用电量、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持续向好。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我州工业难中求进,靠的是什么?
责任上肩 靶向发力
当前,我州处在爬坡过坎、提质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
工业是我州发展“短板”,须高位推动,尽快弥补。
我州出台《关于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四大工程”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三年(2018-2020)行动方案》《恩施州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系列政策文件。
州委、州政府明晰:招商引资扩增量、联合重组活存量、技改扩规提质量、企业上市增变量。
做实“四量”,需靶向发力,关键在爬增长之坡、过升级之坎。
爬坡过坎,没点精气神不行。为提振精神,我州今年4月下发“比招商、抓项目、强产业、促进位”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调度、督办、拉练、考核,统筹2000万元对年度综合排位前两名的予以重奖,比学赶超,极大激发了各地工业发展动力、增强了合力。
以比招商为例,其实比的是责任,比的是行动,比的是放在心上、拿在手上。
州委书记柯俊强调,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重,促进招商引资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2018年9月,柯俊率队赴昆山考察洽谈,项目从谈判到正式签约仅用两周,刷新了“恩施速度”。
10月27日至29日,由“一把手”等组成的70余人的观摩团,先后到咸丰、利川、恩施各工业园区、项目现场,看、听、比、思、评。
在立讯精密电子信息产业园,设备一字排开,满负荷运转,现代化车间干净整洁,生产线忙碌而有序。目前,首批生产线投产,用工700余人;企业全部投产后用工将达2万人,5年内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税收4亿元以上。
为确保项目落地生效,形成闭环,观摩拉练,每季一次,以传导压力、倒逼责任目标落实落地,抢前争先态势激烈。
“第一”已成共识:发展第一,工业第一,园区第一,环境第一,招商第一。
以做强主体为目标,立足实际,专班服务,“梯级”培育,育小微企业,扶“进规”企业,重千万企业,壮亿元企业。
前三季度,全州招商引资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2个,同比增长73.3%;新投产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个,同比增长185.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其中新建投产规上工业企业7家,立讯精密电子实现进规入统,完成产值5114万元。
破壁清障 释放活力
立讯1天半注册,达翔100天投产……政务服务升级,不断刷新落地达效速度。
产业项目先建后验制,招商项目领办代办帮办……为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下,我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硬改革”破壁清障,优化服务,构“亲”“清”政商关系,建诚信法治市场。
州委副书记、州长刘芳震多次强调:“要按照‘全国一流、全省最优’的标准抓好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在全州,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氛围越来越浓。
——更快速度“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行动,完善推广多评合一、先建后验机制,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
——更大力度“简”。建好政务服务“一张网”,全州网办事项联通率达98%,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更高质效“服”。加快诚信政府建设,持续优化政务、金融、法治、信用环境,问政、问需、问计于企。
哪里“放管服”改革搞得好,哪里营商环境就改善得快,哪里的市场活力就强、发展势头就好,改革溢出效应日益显现。
在前三季度全州争先进位考核文件上,咸丰县综合排名第二,虽距第一位恩施市有差距,但仍让不少人为之刮目相看。
成绩背后,离不开其工作之细、作风之实、服务之好。
“这张服务清单送得很及时,以后企业需要帮忙,直接按清单点服务……”8月,咸丰首张“企业服务清单”被送到馨源茶叶有限公司。4大项10小项,联络人,一目了然。
中侨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是咸丰2019年招商落地企业之一。技术总监周最高说,我们需要什么,向专班开出清单,一周内都能解决。快速开工得益于多评合一,先建后验,企业只需注册公司,做好项目环评,便可拎包入驻。
咸丰陈向食品有限公司一直办不了不动产证,资金周转困难,添置的设备未能投产,如今得到解决。
目前,我州正集中攻坚为企业办不动产登记证,全州园区302家企业,已办理不动产权证181家,其他正推进办理中。
比干劲,优服务,全州项目投资稳步增长,123个州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6.4亿元,超过年度投资计划。其中,恩施市青云崖文化旅游、咸丰大道等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顺势而为 不遗余力
形有万千,势在主导。
面对结构不优、动力不足、要素趋紧的工业发展现状,如何顺势而为?
抓平台,抓技改,抓融资,不遗余力干。
经济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海滩上摆两个饮料摊分头销售,生意不好;把两个饮料摊摆在一起,生意明显火爆,这就是经济领域的扎堆效应。
11月1日,州高新区机器轰鸣,塔吊列队,标准厂房拔地而起。投资3亿元的华阳药业、投资7亿元的达翔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建设正酣,明年4月将竣工试产。
建好园区平台,建好标准厂房,加快已落户园区企业配套建设,集聚效应正在凸显。去年,全州新建标准厂房79.15万平方米。目前,全州标准厂房签约入驻企业104家。
搭银企对接平台。在政府牵引下,10家银行与18家企业、10个重点项目签订近30亿元贷款意向协议,“百名行长进民企”授信金额近5.7亿元。
优融资担保平台。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在我州设分公司,目前在恩施州的担保户数达322户,担保余额1.93亿元;推动州内担保公司与省再担保集团业务合作,建立合作分担机制,支持工业企业发展。
平台在完善,新兴产业正入驻;技改在加快,传统产业要升级。
企业只要有足够的技术,就具备了竞争的“底气”。
“改”让一些传统工业未被淘汰,反生“新芽”,力争2020年实现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改全覆盖。
制定细则,拿出千余万“真金白银”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印发措施案例,以重组、合作、回购、转型等方式盘活困难企业。目前,我州正推动20家工业企业重组,其中14家企业已恢复生产。
技改后,宣恩县新坤电子公司年产值从8000万元变2亿元。总经理周万春介绍,去年10月前主要生产低端电子元件,工人流失,无竞争力。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企业决定淘汰落后设备,建起标准化无尘车间、专业化生产线,生产移动电源、智能扫地机等产品。新生产线运行成效明显,目前已吸纳300人就业、产品畅销国外。
纵观全州,新动能在形成。以立讯精密、达翔电子、国药集团、华阳药业为代表的一大批项目及新开工项目将陆续投产达效,未来几年预计可实现数百亿元产值。
一番“比抓强促”,全州三季度工业有起色。能不能乘势而上,打一个翻身仗一改被动局面?
做强工业,不是喊出来的,而要奋楫向前,每个人都是搏击者、划桨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