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记者探访!恩施州智能垃圾分类试点成效如何?

2020年1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晚报 2019/6/10

【开栏语】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垃圾分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为啥落地这么难?症结在哪?如何让垃圾分类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6月10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垃圾分类城市更美》,对全州城乡垃圾分类现状、取得的成效、困境等方面进行采访报道;了解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如何构建垃圾分类、资源回收模式,实现企业和社会效益双赢,从正面鼓励、引导、提高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全媒体记者陈航

2018年5月、6月,恩施市政府分别在州城机场路人民银行职工宿舍和叶挺路州交通局职工宿舍设立两个智能垃圾分类试点。

以街道办事处管理、企业维护、环卫部门收集运输的模式投入运营,从而达到垃圾总量减少,资源回收可利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分类投放垃圾,逐步养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如今,我州首次投放的两个智能垃圾分类试点运行成效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完善管理,让更多市民真正参与到垃圾分类中,6月6日,恩施晚报记者对试点进行了走访,并采访了运营企业和环卫部门。

试点居民:垃圾分类后打卡投放

6月6日,记者来到人民银行职工宿舍,进门左侧一处设有不同颜色的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恩施锦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梓瑜主要负责这些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设备共分3组,垃圾袋自动发放和积分兑换一体机、可回收垃圾专用箱、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箱。

刘梓瑜介绍,该宿舍区共有197户居民,公司为每户居民配备一张卡,居民可凭卡领取垃圾袋、投放垃圾和积分兑换礼品。“每户每月可凭卡在机器上免费领取两卷共60个垃圾塑料袋。”垃圾袋一卷为黄色,一卷为绿色,颜色不同所装的垃圾也不同。

人民银行职工宿舍的智能垃圾分类站。

绿色厨余垃圾箱上标明“茶叶渣、蛋壳、果皮、过期食品、骨头、剩菜剩饭”,黄色其他垃圾箱上标明“笔、烟蒂、污染纸张、破旧陶瓷品、尘土、一次性餐具”。如此细致的标注是为了让居民从颜色上区分哪些属于厨余垃圾,哪些属于其他垃圾,同时倡导居民学会干湿分类。

当天,居民黄女士提着黄色垃圾袋来到其他垃圾箱前,用卡往机器上轻轻一靠,黄色垃圾箱门自动打开,她将垃圾袋投放进去,垃圾箱门自动关上。“这个卡有黄色和绿色两个面,要打开哪个颜色的垃圾箱,就用对应的颜色打卡机器。”黄女士对垃圾投放的使用过程十分熟悉。

“原来这个地方是个垃圾屋,蚊子、老鼠特别多,臭气熏天,环境很差,现在好多了,小区环境干净了。”自从小区投放智能垃圾分类站后,黄女士在家中把垃圾分类好,扔在对应颜色的垃圾箱内。

垃圾袋上的二维码绑定居民个人信息。

有时忘了带卡也可以扔垃圾,每户居民领取的垃圾袋上印有二维码,绑定居民的个人信息,直接扫码也可打开垃圾箱门,很方便。“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适应,这个习惯的养成很重要。”黄女士说。

垃圾分类可产生积分兑换礼品

当天,一位居民将绿色垃圾袋错投进黄色垃圾箱,刘梓瑜说,工作人员会用巡监设备扫描袋子上的二维码,就知道是谁扔的垃圾。“垃圾分类完全错误扣5分,垃圾袋类混装扣3分。如有居民分类投放错误,巡监设备会通过短信推送给居民。”

同时,居民在投放可回收垃圾时会产生重量,设备自动将重量换算成相应的积分记录在卡上,居民可用积分兑换礼品。

一位居民将几个塑料空瓶扔进蓝色可回收物箱中,机器屏幕上显示重量0.19kg,“下面是四方位的电子秤,带红外显示,如果垃圾箱满了,会通过后台提示我们,我们会马上处理。”刘梓瑜介绍,居民投放的可回收物重量越大,所得到的积分就越多,500积分可兑换厨余垃圾袋一卷,200积分可兑换矿泉水一瓶。“这是一种激励机制,鼓励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刘梓瑜介绍,可回收物箱中的垃圾运输到分拣中心,集中输出到可回收企业制成纸张、塑料颗粒等,产生的经济价值再返回给居民,“居民们用积分兑换的垃圾袋、矿泉水等都是投放可回收垃圾产生的经济价值。”

恩施市将建垃圾焚烧发电厂

州交通局职工宿舍于2018年6月作为试点进行投入。如今一年过去,刘梓瑜说,还是有少数居民不清楚分类投放垃圾,“下一步我们计划上门指导性服务,完善建立末端的专用厨余垃圾处理厂。”同时,和周边超市对接,居民所得积分可在超市进行消费。

6月9日,记者采访了恩施市市容环卫管理局副局长侯洪霞,据他介绍,2018年5月、6月,恩施市政府分别在人民银行职工宿舍和州交通局职工宿舍设立两个智能垃圾分类试点。以街道办事处管理,企业维护,环卫部门收集运输的模式投入运营,从而达到垃圾总量减少,资源回收可利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分类投放垃圾,逐步养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我们主要负责的是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运输。”侯洪霞说,实行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是减量化,把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分开,不可回收的垃圾再填埋,总量就会减少。

如今,老百姓家中的垃圾多为打包投放,未进行分类。“环卫部门暂时无法处理餐厨垃圾,其油污太重,污水处理厂也不收,都是运输到填埋场。”侯洪霞说,餐厨垃圾的油污如何化解和消化,目前还没有这套设备,技术上还有待克服。

据了解,目前州城仅有高桥坝九岭岗垃圾填埋场,该填埋场将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州城主干道均设有“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垃圾桶,但老百姓从投放到环卫工人收集运输均未能真正实现分类。环卫部门倡导,下一步,应加大宣传,让更多市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形成爱护环境、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