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年怎样种蔬菜好赚钱?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2017/2/14

2016年,恩施州克服了夏季“98+”特大洪涝灾害、秋季干旱和冬季冰雪灾害的影响,实现蔬菜播种面积196万亩,产量236.5万吨。高山蔬菜俏销,有力助推了全州精准扶贫,为脱贫攻坚做出了贡献。全州菜农收入比上年增加10%以上。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创新高。

那么,今年种什么蔬菜比较赚钱呢?这是广大菜农普遍关心的话题。笔者从州农业局蔬菜办获悉,蔬菜产品高度商品化、“不盯农田盯市场”是广大菜农的共识。为此,该办相关人士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为菜农支招。

从国内蔬菜产销形势来看,今年在生产方面,播种面积将保持稳定,市场供应充足,除黄瓜、番茄面积略微缩减之外,茄子、辣椒、生姜等品种面积会增加;在消费方面,辣椒、番茄、茄子、黄瓜等重点品种国内市场需求都将继续稳步增长;在进出口方面,番茄出口可能会进一步下滑,辣椒、生姜会继续增加,黄瓜、大蒜有望反弹;在价格方面,除黄瓜等少数品种外,其他品种市场价格将同比下跌。

对我州来说,今年蔬菜生产要充分发挥“绿色、富硒、有机”资源优势,紧紧围绕高山蔬菜、城郊蔬菜和特种蔬菜三大特色做文章,确保菜农增收,助推产业扶贫、精准脱贫。

高山蔬菜生产要选准品种、茬口和模式。一是选准适宜品种,坚持品种多样化。适合高山地区种植的蔬菜种类有十字花科、茄果类、瓜类、豆类、叶菜类、葱蒜类及稀特优蔬菜等40多种。应降低白萝卜、甘蓝、大白菜传统“三大宗”品种的种植比例,适当调减番茄、黄瓜面积,增加西兰花、四季豆、大蒜等精细蔬菜占比。二是合理安排茬口,避免集中碰头、确保均衡上市,同一品种要在不同海拔地区梯度排开播种。以种植大白菜为例,海拔800米至1200米的地区播种期可提早到3月10日,5月中下旬后开始采收上市;海拔1200米至1600米的地区在4月15日以后播种,6月开始采收上市;海拔1600米以上的地区在5月15日以后播种,7月开始采收上市。在同一海拔高度的地区,也要梯度排开播种。根据市场行情,在适宜播种期内排开播种,10-20天播种一批。三是合理安排茬口模式,提高菜农收益。大宗蔬菜和精细菜合理搭配,精细蔬菜一年多茬,种植连作变轮作、品种大宗变精细。如海拔800米至1200米的地区可选“春白菜—夏架豆—秋萝卜—冬洋芋”模式,海拔1200米至1600米的地区可选“辣椒—大白菜—大蒜”模式,海拔1600米的地区可选“大白菜—花椰菜”高效栽培模式。

城郊蔬菜要把握设施和露地速生叶类蔬菜两个重点。设施蔬菜种植品种宜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精细蔬菜,如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等。供应季节应与本地露地生产错开,侧重通过“春提早”和“秋延晚”来实现。“春提早”茄果类蔬菜2月上旬移栽,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即可上市,可比露地种植提早15-20天,价格是露地蔬菜的1-2倍;“秋延晚”栽培7月遮阳网育苗,8月移栽,11-12月上市,可延长本地蔬菜供应时间,经济效益相应提高。适宜区域是低山平坝及靠近州、县城区的地方。销售市场以州内销售为主,重点供给州城、县市城区及重点集镇农贸市场。速生叶类蔬菜因不耐运输、不耐贮藏,要立足在城郊附近生产,选择水源较好、土质肥沃、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基地,就近供应城区市场。要根据近年来居民消费观念变化,选择消费者喜爱、效益较高的芹菜、菠菜、生菜、油麦菜、香菜、红萝卜、葱蒜类等生育期短、一年多茬种植的蔬菜品种。速生菜因生育期短,一定要注意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药的安全使用。

我州地方特种蔬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莼菜、山药俏销日韩市场,葛仙米在国内市场上售价高达每公斤4000多元。遵循“人无我有强特色”原则,特种蔬菜主产区菜农要主动参与产加销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充分发挥利川山药、利川莼菜、巴东白皮大蒜、来凤凤头姜、鹤峰葛仙米、恩施硒土豆等地理标志品牌效应,经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建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创办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组织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完善菜农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利益联接机制,确保菜农分享加工、销售等二三产业利益。

相关人士提醒,广大菜农要时刻留意省、州、县农业部门发布的蔬菜产销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关注销售市场需求变化,不要盲目跟风种植,避免出现蔬菜滞销现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