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老树逢春又开花

2020年1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2019/11/21

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 陈 兰

企业也有生命周期。如何让企业度过由盛到衰这一关?恩施州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借助新模式、新业态,探索实践企业“进化论”,让老树开花,迎来“第二春”。

掉进了低产低效的窟窿,企业有两条路:盘活,可能重生;固守,必定再衰。恩施州果断选择前者。

“技改优增量,梯级培育扩总量,用‘新’改造‘旧’,老企业才能顺利爬坡过坎。”州经信局负责人生动对比。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全州工业技改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三位,20家工业企业进行重整,14家恢复生产。恩施州在企业重组、招商合作、银企合作、转型发展中找到钥匙,巧用加、减、乘、除法,实施拯救和淘汰行动,盘活了相当一部分“问题企业”。

做好“加减法” 用市场和法治“两只手”整合重组

11月9日9时,鹤峰江坪河水电站顺利下闸蓄水,这是该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9年前,江坪河水电站曾因资金链断裂全面停工。作为溇水干流规划建设的5个梯级电站中的龙头电站和国家战略扶贫工程、省“十一五”重点工程,这项“生命工程”“希望工程”怎能停摆?

要让鹤峰经济这个“绿色引擎”早日转起来!该县主动参与推动项目实施主体湖北华清电力有限公司,选择股权重组方式,向难题叫板、向困境突围。

可眼前的“拦路虎”很凶:破产债权总规模居全省首位,法律关系复杂程度全国罕见,还面临“裸坝”直接危及下游10万群众安全、信访维稳问题尖锐和处理不当将影响全县金融环境信用评级的三大挑战。

用市场手段整合,用法治手段瘦身,鹤峰县巧做一道“加减题”。由政府组建专班,担任华清公司破产管理人,开创了全国范围内基层政府担任民营企业破产管理人的先例、全国在建水电工程破产清算的先例。同时,通过依法拍卖、依法清场,及时向竞拍成功方湖北能源集团移交了江坪河在建工程资产。

2011年10月停工,2015年8年复工重建。一落一起,在于鹤峰县用好了“两只手”干好破产重组一件事,坚持法治思维,依法创新融资方式、创新途径解决项目债务、维护社会稳定,剩余交由市场决定,让资源自由组合。

市场“唱主角”,政府出实招,恩施州用“加减法”在联合重组、兼并重组、企业收购、资产剥离、破产重整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让优补弱、闲变活,破产到重生。

楚焱工贸从资金“断奶”、停产整顿到投产扩产,长友农业从盲目投资、资不抵债到清债重整,腾龙水泥从落后产能、濒临淘汰到联合重组……我州狠下改革之力,用“壮士断腕”的毅力,在阵痛中为“问题企业”拨云见雾、送来曙光。

做好招商、银企合作“乘法” 在生产要素互补和资金流动中找生机

2018年,位于巴东县野三关镇的晟美康药业年产300吨银杏叶中间提取物生产线正式建成试投产。

1亿元投入,新建1万平方米车间、仓库,6000平方米办公科研大楼、员工宿舍食堂,建成银杏叶中间物提取生产线一条,来自四川省的晟美康药业为巴东带来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2014年5月,天豪公司经巴东县发改局批准,实施银杏叶提取物研发与加工项目,但由于盲目投资、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即将夭折。

银杏是巴东县的“县树”,清太坪镇、野三关镇一带分布着古银杏村落,全县银杏资源丰富。

捧着金饭碗没饭吃。巴东县用招商合作方式,释放优势生产要素“乘法效应”。在资源招商模式指引下,巴东县引入四川华晟泰丰医药有限公司,对天豪公司进行并购重组,成立湖北晟美康药业有限公司。

祛除、根治历史顽疾,使企业重现生机。巴东县采取容缺容错及招商引资企业绿色通道机制,按简易程序办理不动产登记,采取注销清算方式,全面清理债权债务,跟踪保姆式服务推动项目建设。

“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吸纳200余人就业,创税千万元,将成为带动银杏产业的龙头企业。”晟美康药业负责人刘继江说,招商引资让优势资源不浪费,老企业走出困境,新企业找到机会。

生产要素不仅要互补,资金还要流动,企业的生命力才能长久。资产总额13143万元、银行贷款6552.31万元,资产负债率48.8%,融资规模巨大、财务成本高让湖北建塬石材有限责任公司陷入了银行贷款形成逾期、停产的泥潭。如何走出泥潭?恩施银监分局在银企合作中找到解困路径。

一场拯救行动开始了:由州银行业协会召集成立建塬石材公司银行业债权人委员会,共同拟定帮扶措施,在帮扶期内,各债权银行实行稳定预期、稳定信贷、稳定支持“三稳”和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三不”政策,各债权银行统一行动、固本降息,督促企业挖潜盘活现有库存,协助解决好融资、办证问题。

历时一年,在银企合作的急救、自救下,建塬石材满血复活。目前,新产品受到国内外商户和设计师团队青睐,一批投资和订货开始涌入。

做好转型发展“除法” 推陈出新倒逼产业“夕阳”变“朝阳”

传统产业一度是经济的压舱石,低产能却是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让“夕阳”变“朝阳”,我州用转型发展“除法”,鼓励企业淘汰资源利用率低、产出率低等行业,引入新兴产业。

“目前,我们的魔芋丝结年生产能力可达50万件,年创收1500万元,产品在重庆、广州等地市场十分火爆。”鹤峰开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卞柏善饶有兴致地介绍。

卞柏善意想不到的是,自己从“煤老板”一下子摇身变成“农老板”。

据卞柏善介绍,2006年,金竹园煤炭公司成立,拥有2处矿井,年产量可达15万吨,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周边农户1万户。省、州钢铁和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2017年9月,金竹园煤矿关闭退出。

鹤峰县政府出台《关于推动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和协助金竹园煤炭做好职工安置、纠纷化解、复垦等工作,从政策到行动支持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卞柏善认定了绿色发展这个风向标,从魔芋制品切入,扩展中药材种植和饮片加工,分初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时段,建设魔芋食品制品加工园区、休闲旅游农业基地和养老、养生、度假旅游区。

如今,公司复垦面积36亩,美化绿化面积25亩,在建生产线3条,先后组织20户贫困户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道地药材基地、魔芋试验基地,绿色正逐渐成为煤炭企业转型的耀眼底色。

煤矿退出是传统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实践,砍掉老树栽新苗,我州用去产能做“除法”,引进新业态,让“夕阳”变“朝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