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文朝顺 李维君 通讯员 冉 琴 杜迪纳
下力气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证照、减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打破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能惠全惠、能网全网、能联全联、能放全放、能优全优……
咸丰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跑出便民利企的新速度。
服务更优 创新方式让群众满意
“我带上身份证,按照自助机上的操作指引提交登记信息,不到一分钟就拿到了纸质营业执照,省去了窗口排队等候的时间。”朱女士开心地为市民之家的自助便民服务点赞。
6月8日,在咸丰市民之家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朱女士通过自助服务机,秒批到了工商营业执照。这是咸丰县首张通过自助服务机申领的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咸丰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来办证需要本人携带材料现场填报办理,工作人员收齐材料后审核,办结要3天;现在有自助服务机后,系统依照规则自动审核,个体工商户无需预约、无需排队、无需提交纸质材料,只需带上本人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按流程操作,随时自主办理业务,立等可取。
今年以来,该县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消除市场堡垒,放宽市场准入;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进行分类管理,大力推行“证照分离”全覆盖,切实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顽疾;实行企业开办“210标准”、获得用水“321服务”、办电“321”服务、用气“310”服务。
“现在在乡镇派出所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办一张临时身份证,实在是太好了!”6月5日,咸丰县活龙坪乡姚女士拿到临时身份证后,难掩激动的心情。
当天,咸丰县公安局新采购12台临时身份证制证终端,在全县11个乡镇(区)公安派出所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群众无身份证而无法办理业务的困难,让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办证。
5月18日,家住徐家坝的孔大爷致电市民之家不动产登记中心,称自己要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但因年事已高,且腿脚行动不便,无法亲自前往窗口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在核实相关情况后,次日,该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就安排2名工作人员,上门为孔大爷办理不动产转移相关手续。据了解,该县从2016年8月8日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围绕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创新实施了上门服务、绿色通道等一系列特色服务举措,为病、残、孕等特殊群众解决办证难题,让服务不仅有速度,更加有温度。
审批更简 集成服务提升办事质效
6月5日,咸丰县老城区污水处理及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PPP项目楚蜀大道施工现场,一片繁忙。
该项目涉及的报建阶段行政审批事项,仅用11个工作日就全部办理完毕,创下咸丰行政审批新速度。
为加快项目报建审批进度,咸丰县市民之家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审批窗口成立项目审批工作小组,主动对接,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土地、规划、公司注册登记等问题,通过容缺预审、告知承诺等方式,3个工作日完成公司注册登记,7个工作日完成规划方案审查及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1个工作日完成施工许可证审批及道路开挖审批,仅用11个工作日就完成所有审批事项。
该县立足改善“硬环境”、突破“软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设立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审批窗口,实行“前台受理、后台审核”,由综合服务窗口统一收件、出件,实现“一个窗口”服务和管理,有效缩短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
改革难点,在于解放思想。“最多跑一次”,需要打破过去的部门思维,站在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的角度换位思考。咸丰县政务服务大厅“一事联办”服务区域,先进完善的办公设备、整齐划一的受理柜台、温馨舒适的等待区、热情服务的办事人员,一切都井然有序。
咸丰县政务服务大厅推行的“一事联办”,就是站在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角度重新梳理办事事项,实现流程再优化、环节再精简。该县通过梳理市场主体和群众常办事项,围绕“我要设立记账机构”“我要开旅店”“我要开超市”“我要开美容店”等常见场景,合并重复信息、精简申报资料、压缩办结时限,变“多头跑”为“一次跑”,变“多头办理”为“集成办理”,实现“一次领号受理,一张表单申请、一套材料流转、一个平台审批”为主要内容的“一事联办”,多部门协同解决市场主体和群众眼里的“一件事情”,有效减少来回跑腿时间。
合力攻坚 优化营商环境成常态
“优化营商环境事关县域经济发展、事关疫后重振、事关民生福祉,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构建软实力的‘突破口’和‘金钥匙’。”6月1日,咸丰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在全县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掷地有声,“要围绕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融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目标,打造亲清的政商环境、便民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严明的法治环境、征信优良的信用环境,真正把咸丰变成投资的高地、兴业的福地、宜商的宝地。”
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难言行动上的突围。咸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撰写“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文章,阐释其内涵要义;各级各部门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专题民主生活会,找差距、理思路;政府各分管领导、法院院长及承担政务服务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办理一个事项、提供一次服务、领衔一个指标“三个一”活动,深入一线,发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出台关于优化政务环境、优化市场环境、优化金融环境、优化信用环境、优化法治环境“十条意见”,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明方向、保驾护航;首次将营商环境主题纳入党校课堂,提升企业服务专员精心服务、贴心服务水平,“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优化营商环境,逐渐成为全民共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